《证据学》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
(2013-10-20 14:04: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法学本科资料 |
《证据学》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x,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但不需要合法性。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英国。
3、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包括对当事人和对法院两方面的拘束力。
4、鉴定结论在证据分类中属于实物证据。
5、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6、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7、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只能诉讼参加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不能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8、适用推定必须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
9、所有的物证都是间接证据。
10、辨认和对质都属于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大陆法系国家,(
A.中国
2、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真实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A.客观性
4、口供特指(
A.刑事诉讼
5、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据证明的(
A.实体法事实
6、按照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来划分,证据可分为(
A.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7、(
A.发现证据
8、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是(
A.徇私枉法案
9、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 D
A.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C.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D.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0、无罪推定的内核是( C
A. 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 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C. 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11、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体不包括(
A.证人
12、行政诉讼中的物证,由( D
A.公安机关
13.、与纠问式诉讼制度相对应的证据制度是(
A.神示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14、以下不属于物证的是(
A.被害人的尸体
C.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
15、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A.神示证据制度
C.据众证定罪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口头的
2、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事实构成有(
A.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B.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
C.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
D.有关外国的法律法规的事实
3、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有(
A.众所周知的事实
C.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4、以下属于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有(
A.个别审查
5、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
A.提供与调取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证人的义务
答:(1)证人有作证的义务;(2分)
(2)证人有向司法人员如实陈述和回答所提问题的义务;(3分)
(3)证人有义务保守司法机关向他询问的情况以及他所陈述内容的秘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3分)
(4)证人有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2分)
2、简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
答: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包括:
(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2分)
(2)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2分)
(3)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2分)
(4)证明对象不同;(2分)
(5)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2分)
五、案例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张某由某地购进了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打算转卖给王某,双方用手机约定于10月10日在王某的家中交货。按事先约定时间和地点,由张某乘坐马某的出租面包车将货物运到王某家中,但并未告知马某所运何物。当张某叫马某从车上卸货时,马某才发现此货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皮革,于是表明自己不参与此事的立场。在张某刚将货物搬下车时,公安人员突然出现在现场,并将张某、王某和马某三个一起抓获,同时扣押了面包车和张某的手机。经讯问,张某和王某分别供述了贩卖珍稀动物皮革的事实,马某也将本人运送货物的情况作了陈述。
请问:(1)本案中,公安人员调查收集到了哪些种类的法定证据?理由何在?
(2)在上述证据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理由何在?
答:(1)本案收集的法定证据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的皮革、运送货物的面包车和作为犯罪工具的手机属物证,因为它们是以其外形、质量、数量等客观存在来证明待证事实的物品。(5分)张与王的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因为这是张和王作为犯罪嫌疑人对案件的犯罪事实的性质所作的供述。
(2)本案中,张某与王某的陈述、马某的语言属直接证据,此证据可以单独证明主要案件的事实。(5分)动物的皮革、运送货物的面包车的作为犯罪工具的手机属间接证据,因为此证据无法单独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互配合,方可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