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4
(2013-05-28 09:29: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前教育资料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4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和制作创造类。(
2、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活动,学习性区角是指在活动室的区角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主要指向幼儿对周围环境、客观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积累生活经验与认知经验。(
3、区角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所以更能激发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远足活动有利于学前儿童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养成,有利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5、教师在组织散步、采集、远足活动时,需事先制订活动计划,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活动与教育相结合。活动计划包括:拟探究的问题、拟开展的活动及程序和拟采集的物品。(
6、操作实验类的材料,主要是有关电、磁等物理、植物系列的材料,学前儿童可以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各方面的经验。(
7、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8、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9、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
11、评价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活动目标相一致、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科学性、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时代性、活动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活动内容的来源是否考虑了来自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否能关注到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从学前儿童的关注点中生成内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13、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月×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14、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
15、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16、“STS
”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指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
17、幼儿园“STS”教育的方法是: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前儿童从问题出发,让学前儿童在操作思考中学习,在判断决策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18、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9、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意义是:满足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需要、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的水平、培养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学习方式。(
20、幼儿园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必须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A、观察核对
2、“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3、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A、情景观察
4、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A、观察法B、测量法 C、自然观察法D、自然测量法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
6、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
7、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
8、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9、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2、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3、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四、设计题(共20分)
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