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的粤菜
(2012-08-17 15:36: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其实我是个吃货 |
天南地北的粤菜
据说,除了川菜的几个经典菜式,粤菜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国外的中餐馆,粤菜占了半边天。大概是广东佬生命力顽强的原因,许多老外也只知道粤语,不知道有普通话。
两广海南地区都有吃早茶的习惯,平日老人家领着小孩,来二点一稀,也就十几块钱的套餐,一去呆一上午。周末的时候全家出动,或者约上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大家吆吆活活的,边吃边聊,也是个不错的信息八卦集散地。每个地区的茶点有所不同,大致类似。一桌发一张点单卡,要什么由服务员盖章或者填单,分中点大点顶点超点。
喜欢粤菜的原因是因为量少不辣。量少,可以多吃几个花样。不辣,吃到胃里舒服。实在不想为了嘴巴爽,隔日连累屁股。
青岛说起来,除了日餐就是韩菜。出门在外一天下来,石锅拌饭石锅拌饭石锅拌饭。想吃俄罗斯菜,好像一家都没有。排除大排档式,疑似从麦德龙买了速冻半成品加热一下就卖的铺子,正宗经营早茶粤菜的店家不多。老字号是东方早茶。我住在那边第十三个年头才去过一次,可惜到晚了,只剩几样,而且那天恰好没了煤气,艰难的把想要的弄熟了。丽晶食街也去过一次,因为不是专门卖早茶。品种比较少,一次也就吃个遍。百丽台东香港路彰化路都有零星散在的分布。
私以为,虾饺皇是厨艺的指示剂。但是青岛的粤菜馆有个问题。虾塞的太实,满满登登。鲜虾蟹肉烧麦,如果有一点空隙,立即用蟹肉补上。一看就是山东人式的实在,广东佬才舍不得用六七个虾填一个虾饺。留白也是门艺术,点到即止,意思意思,让人回味无穷。还吃过一次韭菜虾仁的粤点,怎么吃怎么有种饺子蛤饼味儿。
北京是个大熔炉,天南地北的菜都有。可是,餐饮本土化也是个致命的问题。所有的菜系到了北京,都沾了一身的北京味儿。
在嘉茂里吃过一次清炒菜花,点完菜之后,只见点单的服务小姐莞尔一笑,径直走到透明橱窗里开始用水焯菜花,在上面刷了一点油,一直诧异,这应该不是我的单,结果还是到了我面前。看到旁边的蚝油,猜想,如果点蚝油菜花,就刷一点蚝油。
北京人还有本事把肠粉做成煎饼果子。肠粉的皮有三四个毫米厚加上一个鸡蛋,到点酱油。
粤菜说起来眼花缭乱,吃过几次,不过尔尔。前几天一个劲儿约朋友去吃粤点团购,她一脸苦相说,我在广州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