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餐与西餐

(2012-08-17 15:32: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实我是个吃货

中餐与西餐

大饼葱花

    宝上有个极品小卖家卖鱼罐头,是这样介绍的:这个罐头开罐即食,用方便。如果想吃西餐,就找一个大盘子,放上一份方便面,一个荷包蛋和一块鱼,摆上刀叉如果想吃中餐,就用碗放上一方便面,一个荷包蛋一块鱼,摆上筷子。

    其实,中西餐之间区别不在这里。外国人不理解中国菜的原因是,为什么调味料要和主菜放在一起,难道不应该料一盘,菜一盘,自己随便加着吃。所以西餐大多是分开的,看菜单也是什么什么主菜配什么什么副菜和酱。估计煎饼果子的外国名得叫铁板鸡蛋薄饼配面酱时蔬薄脆。

    由做菜就可以窥见文化的一斑。中国人一直是这样,圣人说啥是啥不可更改,万世师表。老师上课,讲什么你就要听什么,提出点质疑就是刺头找事儿。结果,每过几年就发现当初学的东西是错的,跟现实根本搭不起边。外国是你爱干嘛干嘛,反正管道工也能开宝马有问题更是随便问,不问反倒会怀疑你是不是心不在焉有什么问题。曾经上过一个在国外教书的老师的课,彼时刚回国,问什么也没人吱声,讨论也没话说课堂气氛无比尴尬。所以,大厨也一样,做出来什么,你就得吃,必定是经过时间实践考验的,说一不二,嫌好咸了油了火候大了不吃?是你烧包是你扎煞是你没饿着

    而且中国的模糊处理法,也让老外摸不到头脑。烘焙的比例都精确克,跟做化学实验一样,严格按照步骤来,结果可以严格重复。中国菜的配方上最多的剂量恐怕是“少许”。这一少许学问就大了去了。百家菜百家味,就差在这“少许”上。吃饭如此,连咱的祖国医学开方也是如此。用量从三克到一百二十克不等的药不在少数,具体多少,呵呵,您老掂量着来吧。但咱们对这“许”处之泰然多少年,甚至丝毫不觉是个问题,甚至还觉得是个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辨症施治的瑰宝。六岁我问过老妈一次,“少许”究竟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老妈说,少许就少许呗。

    但是话说回来,中国菜的魅力也许就在这“少许”上,大厨的本领就在于对这“少许”的精准把握。伦敦奥运会的英国记者在英国论坛上吐槽:这奥运食堂跟2008奥运比起来,不觉得自己在吃排泄物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柬埔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