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还是从电视剧开始写起。因为成本比较低,也好写。最开始发现电视剧没有技术含量,是看了《新还珠格格》的拍摄花絮,就一帮演员,估计提前都没有分镜头,对着机子说啊说。突然发现这样也算剧本儿,是看了《步步惊心》,整个一部流水账,每见面就先请安,一集多见几个人,半集就水过去了。这就是我在考研备战期间最大的收获。看国产剧确实很励志。
可怕的后遗症是看电视剧想吐。国产剧包括港剧,绝对不会连看二部,要不对身体和智力都是极大的摧残。
中国的影视艺术确实存在垄断。大部分的从业人员都是从中戏北影出来的,导致所有人都是一个套路。中国电视剧包括最近看的几个,套路全都是惊人的一致——当然,我老师上课也是这么讲的,反着写,在后面不断的打点,比如心术开始反复强调吴秀波要晋升,第一集最后就出现阻碍,这种东西看前面一直在叨叨,就知道后面打点用的,所以编剧看戏很难进戏。开头先出一件集体性的大事件,因为这是一个最快让主角登场的方法。心术知青都是这样。洪帆同志是这样的观点:电视剧更多程度上是制服控,事情来来回回就那样,换个背景,换个时代,就是换套衣服而已。在国产剧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中国电视剧因为一般拿前面几集说事儿,包括跟投资人老板谈,所以结果就是中间很水。两头还行。
美剧,第一部看的是绝望的主妇。到最后也觉得是这部最好看。美剧的快节奏剧情,而且剧情的飞,人说死就死,来场台风,不要的配角全都死了,也不会跟中国剧,死个人要哭半天。美剧的台词很牛,双关很牛。不该说的也绝不会说出来。而且在一轮对话中就会打小点。这些技巧中国的电影才用。而且美剧制作成本几近于大陆的电影。所以不说什么。但是看多了,也发现有问题。比较肤浅,什么超人超能力之类的吧,虽然也有一些如摩登家庭之类的话题剧,但大多数如复仇,绯闻女孩,没有什么。而且对美国人的着装品位实在是吐槽无力,有些造型真的很廉价。美国人一大特色就是什么颜色都往身上堆。美剧的播放制度导致很多剧都是烂尾剧,虎头蛇尾。中间实在撑不下去。
日剧。日本是个比较奇葩的民族。多正常的题材拍出来都有一种诡异的感觉。日本的推理是很著名的,所以推理剧也很牛。严谨。感情细腻,细节动人。很好的弥补了美剧有剧情没感情的缺陷。但是日剧的舞台感太强,画面不细腻。仅仅是我看过几部之后的观点。
韩剧泰剧印度剧不是我的风格。不做评述。
英剧。英国全民读经典,经典名著过不了几年也会拿出来重拍。2000年之后的英剧尤其是BBC家的,中国大片干不过。田园风光,加美女帅哥加经典情节。很奇怪,相当烂俗的情节,节奏也一般,为什么看着还是那么欲罢不能。——气氛。气场。气质。
做戏还是看信息量的问题。打点也是有技巧的。比如,我觉得《三傻》的剧情很难看。因为整个剧作看了开头知道结尾。除了剧作本身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回味的,信息量小。
PS:昨天学校放了154min的赛德克巴莱。媚日不媚日,扭曲不扭曲史诗不说,导演构思还是很用心。起码过场戏都是一点二用。时时有出人意料之笔。印象最深,那个头目背着枪在林中奔跑,却被一朵花吸引——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魏导也的确是个极端浪漫主义者。
我一直在疑惑一个问题,如果我知道了电影电视的秘密,我还会爱他吗?一眼看穿编剧的小心思,知道你想干什么,还能看的下去吗?确实对一部分以前看的下去的东西,现在难以忍受,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作品在我的思维能力之上,看完之后有很爽的脑力震荡感或者可望不可即,心生敬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