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09博客父母家庭交流教育妈妈闯祸犯错一岁三个月语新育儿 |
分类: 【早期教育】 |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父母把小朋友打的‘哇哇’哭时,我就在想,我长大了有了孩子绝不会打她的。
转眼间我有了语新,而我做的并不像小时候想象的那么好。教育孩子我也会生气,有时候也会失去耐心。在语新成长的道路上,可以说我一路总在开“绿灯”,不论她做什么,我都不会阻止,提前是没有危险的情况下。
语新学会了自己喝‘旺旺牛奶’,其实她真正喜欢的是自己把吸管插进牛奶盒里,这样的成就感让她放纵了自己的行为,每次把吸管插进盒子里后她就开始往外捏牛奶,看到牛奶从吸管里冒出来高兴极了。
第一次,我告诉她“不能把牛奶捏到外面的,要用嘴巴去喝。”
第二次,语新把牛奶捏到地上,然后蹲下来用手摸摸,我告诉她“这样是不对的,把牛奶捏到地上浪费了。”
第三次,还是重复着以前的动作,我告诉她“好孩子,不能这样的,如果不想喝就不要把吸管插到盒子里,你把牛奶捏出来妈妈会生气的。”
第四次,语新把吸管成功的插进牛奶盒,我一直盯着她,为了不让她犯错误,我提前说:“乖乖,不能把牛奶捏出来啊,赶紧用嘴巴喝。”语新还是很听话的,开始用嘴巴喝了几口,可接着就用手开始捏牛奶盒。我一下子生气了,我把牛奶抢过来,接着打了一下语新的屁股,虽然只是轻轻的拍了一下,语新就开始哭了,一边哭一边往我怀里钻,我没有抱她,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说:“妈妈不是告诉你了嘛,不能把牛奶捏出来的,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
看到语新哭了我也很伤心,一直在问自己刚才打她对不对,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错了?语新平静了,我们一起看《天线宝宝》,有一天,在天线宝宝乐园里,小波把宝宝奶昔弄得满地都是,可是其他的天线宝宝并没有责怪她,而她们的好朋友努努一直在默默的打扫卫生,等环境打扫干净了,就会说:“抱抱。”
对于孩子的早教我也看到很多书,也了解到孩子会犯错的一些原因。其实宝宝“犯错”或者“闯祸”,并不是真正的闯祸,而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她们只想接触一些她们认为新鲜的东西。语新喜欢玩水,经常自己蹲在澡盆前用手去玩,还学着大人的样子,洗洗脸,还会把水倒在身上。我一直把语新的这种行为叫做“认知过程”所以一般都是在正确的引导她。
有一位亲戚,他喜欢打孩子,只要是他看着不顺心的就发火,孩子从小就有偷钱的习惯,每次父母发现后就是暴打一顿,可孩子没有一点点改进,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当孩子被打后,孩子觉得他犯的错已经得到惩罚,不就是挨打吗,下次再偷钱大不了再挨打。孩子犯错挨打,就会给孩子错觉,犯了错就是挨打,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教育方式实在是太失败了。
我看过哈佛女孩刘亦婷妈妈的书,她介绍说,当刘亦婷小时候犯错时,她就会让刘亦婷自己在没有人的房间或是洗手间自己去静思,也可以说是面壁思过。但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几分钟就可以,如果时间太长起不到好的效果。很多孩子在犯错后得到的惩罚就是‘一个星期不能看电视,一个星期没有零花钱.......’这样的惩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经常问自己,刘妈妈的这种教育方法适合语新吗?我能把语新一个人关在房间或是洗手间吗?不,不,这是绝对不行的,语新才一岁三个月,我不能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她会变得胆小,不敢尝试,担心受到惩罚。或许我该采用《天线宝宝》的教育模式,给语新关爱和鼓励,把她的行为后果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告诉她,然后一起去面对和解决,给语新树立榜样,引导她正确的做法。
在我们家给语新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很多不安全物品都转移了,让她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我比较注重‘打预防针’教育,就是在孩子没有犯错前,告诉她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如果孩子的好奇心总是被阻止,孩子犯错就会有欲望,因为她的好奇心的不到满足,父母的阻止导致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更强,每一次探索总是被制止,久而久之,压抑的心理就会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到行为中。
宝宝的世界真是奇妙,父母永远也不知道她们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更不能盲目的判断孩子的行为,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要做,就是根据宝宝自己的意向,激发她的特殊潜能。孩子“犯错、闯祸”了,一定不要体罚孩子,要以“抱抱”的形式鼓励和安慰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