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宜高速系列7:把腾飞之梦献给库区
(2008-12-06 20:49:23)
标签:
财经 |
分类: 新闻 |
把腾飞之梦献给库区
三月,春暖花开。我们和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奉云路B21标的项目经理王庆成并肩站在新地大桥的施工工地上。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机器轰鸣声、人声鼎沸声交织在一起……
这里,位于大山峡谷之中,这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地形十分复杂。这里不仅距离奉节县城有7个小时的车程,就是距离最近的云阳县城也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大山峡谷把这里完全分隔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面对在奉云路B21合同段的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队伍,你不能不发自内心佩服,项目部百分之九十的是北方人,百分之百的第一次到重庆,百分之百的全部经历了重庆2006年的大旱,2007的暴雨,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做出的成绩才让大家记忆深刻,路桥华祥国际人的精神才让人钦佩。
勇争第一
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奉云高速B21合同段跨越奉节县和云阳县。路线全长3.04公里,关键工程是两座连续刚构桥:新地大桥、构壁溪大桥。在一个标段中连续出现两座连续刚构桥是很少见的,这个项目也是他们参见工程建设这么多年来,遇到最难的项目了。
然而,尽管这是王庆成遇到的最难的项目,但是他依旧那样的自信,从一进驻合同段开始他就向项目部强调:“既然我们来到了重庆,接下了路桥华祥在重庆的第一个项目,那么我们大家就要发扬路桥华祥国际一贯的精神,工程做就要做到最好。”
在2007年6月——7月的时间,连续的暴雨使B21合同段的进场便道严重受损,而且引发了长达20米的山体大滑坡,按照项目部一般的处理办法都是要等待暴雨停止后,在进行抢修,但是路桥华祥国际的全体职工为了保证暴雨过后可以第一时间推进工程建设,毅然选择了冒雨修复便道、抗洪,以王庆成为代表的项目部领导更是冲在了最前面,连续三天都是值守到凌晨3点。
正是这样的一种态度,使得路桥华祥国际在业主渝东公司的多次评比中都位列前三,用王庆成的话说:“排在前面,才是我们路桥华祥国际的形象,路桥华祥国际在各地施工中,面对各方的检查都是位列前茅。”
截至2008年3月1日,在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努力下,B21合同段已经完成产值9000多万元,占合同价的65%。
科技创新
在路桥华祥国际的项目部里,我们发现了一间特殊的房间,里面有几台显示器,透过显示器可以远程监控到正在施工作业的各个场景。
这就是在采访业主渝东公司时,他们大加赞赏的电子眼远程监控系统。
据贺友平总工程师介绍, B21项目部为了尽可能的做到工艺求精,杜绝任何的安全事故,率先在全线安装了这样的远程监控系统,而且只要知道登陆的IP地址,就是千里之外的地方也能全程看到他们的施工进度,这样不管任何时候、任何部位的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施工进度能随时掌握,也让业主随时能掌握项目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信息。不仅给项目管理上带来了方便,同时给业主提供了了解项目工程质量、进度的途径。
同时,路桥华祥国际在B21合同段的施工中还建立起了一整套抓质量、重安全的体系,对安全生产实行严管重罚、层层鉴定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在抓进度的同时坚持做到安全教育、安全防护、安全施工三结合,对高空作业人员项目部人员轮流值班检查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民爆物品严格按照其安全操作规程储存、保管、运输和使用,对工地上的安全措施及临时用电每个月自检两次,保证了生产安全。
为攻克技术难关,从基础开挖到挂篮设计施工,总工程师贺友平都亲自组织研究、讨论、验证,然后定方案,他们还成立了QC攻关小组,自己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挂篮和墩身模板,并在新地大桥和构壁溪大桥的建设中他们率先在全线采用了牛腿支架进行现浇。
在库区建设的华祥人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他们建路育人,强化素质,尽现铁军风采。
新地村和朝阳村,从来就缺水,两个村300多口人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天旱的时候。2006年,他们刚进工地就遇到了天旱,没有水吃只好到几公里外的河滩挑水。为改变现状,他们和当地老百姓商量由他们出资50余万元,建塘坝一座,建储水池一座,并铺设生活用水管道2.5公里,为当地50余户农民接上了水管,解决了吃水的困难。
由于沿线山高路陡,当地老百姓出行非常困难。我们还听说当地老百姓养猪完全是为了自给自足,从不进行交易,因为一头猪的所得,还不够请人帮忙的搬运费。为了给新地村修一条便道,他们足足用了3个月的时间,硬是从半山腰里修建了一条3公里长的便道来,并对路面进行了强化,现在新地村的50、60户农民可以骑车到自己家门口了,大大地方便了当地老百姓。
他们还十分注重对沿线环境的保护,无论是桥梁、护坡还是涵洞的施工,看不到一点植被受破坏的痕迹,施工到那里,绿化就到那里,该栽树就栽树,该种草就种草,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构筑菱形、斜三角形花格及阶梯壮防护梯墙们,在中间填土,适时地购置草种,进行种植,这样既起到了坡面防护作用,又绿化了施工环境,二者相得益彰。就是在涵洞和大桥桩孔的施工中,也是作好污水处理、沉淀达标后再排放。
“为了表示对库区人民的支持,我们完工撤场后,投资30多万元新建的项目部大楼,将会捐献给当地的水田村小学”项目经理王庆成最后说,他说这话的时候异常激动。我们知道:这也许是一个路桥人对库区最大的支持和厚爱,也许是他们对人生意义的另一种诠释——把希望之梦留在库区,把腾飞之梦留在库区。
(原载《重庆日报》2008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