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渝宜高速系列报道6:武警之光闪耀奉云高速

(2008-12-06 20:38:32)
标签:

财经

分类: 新闻

  武警之光闪耀奉云高速

   ——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奉云路B15合同段施工纪实

                                        □ 周鹏程   宁晓

 

记得第一次从业主单位高发司渝东公司了解奉云高速公路时,其负责人就向我们提起了承建奉云路B15合同段的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官兵,“他们的施工段是全线最偏僻的地方,难度也是全线数一数二的,但是这支队伍的确体现了武警队伍,能吃苦,吃得苦的作风,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

自2006年,这个由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的武警官兵组成的四川武通路桥工程局奉云路B15项目部进场以来,他们发扬武警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库区修建着这条“民心之路”、“致富之路”。

以武警精神   铸精品工程

奉云高速公路B15合同段,全长3.76公里。其中主要工程为分界梁隧道出口端的左右两线,双线全长5325米,桥梁3座,全长1163.3米。为了能尽早修通这条老百姓心中的脱贫路、致富路。武警官兵以青年先锋队的开拓者姿态,时刻发扬武警交通部队的筑路精神;以敢为人先、勇创一流、不断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品质,坚持秉承“忠诚、卓越、高效”队魂理念,积极引进新工艺,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文明施工,科学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积极造福第二故乡。

到2008年3月1日,工期刚过半B15合同段项目完成产值1.4亿元,占合同净价的74.4%,主体工程分界梁隧道左线完成2000米,右线完成1500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要成为标杆、精品,那就必须在传统的施工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采访中,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B15项目部的主任茅秋敏对我们这样说道。

在业主渝东公司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下,奉云路B15合同段的全体武警官兵本着“用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机械装备、最优秀的管理人员,建设最优质的工程”的原则,引进了多项先进的机械装备,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组装调配,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鉴于奉节水运条件便利的实际,工程所用原材料全部通过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的长江水运。在高标准确保工程原材料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建设成本。

在分界梁隧道右线施工过程中,洞口开挖后,套拱和拱架发生沉降,在套拱和初期支护表面出现大量裂缝,洞顶仰坡也出现多道裂缝。对此,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B15项目部立即暂停了开挖,先作了明洞仰拱再将已经开挖上半断面洞身部分的仰拱完成,使洞口断的隧道及时形成环状结构、大大减少了隧道的变形,并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在路线右侧沿洞口处的坡体坍塌体坡角设置了c20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及时进行回填反压,消减偏压作用。这一处理措施,得到了业主及相关部门的认可。其它施工单位也来项目部参观学习,进一步彰显武警部队在工程建设中铸精品的精神。

                            奉献写青春   奉云唱大风

项目部主任茅秋敏、教导员毛立品都是从部队成长起来的优秀年轻干部。最初组建项目部班子,支队长吕召钦、政委石明看中了两人刚柔相济、相得益彰的特点,决定进行“强强联合”。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两人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配合起来驾轻就熟,成为官兵共同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

在隧道掘进中,武警官兵实行三班倒,连轴转,抢时间,夺进度,保工期。尤其是每年气候十分炎热的8、9月,项目部及时成立党团员青年骨干为主体的的突击队,适时掀起大干热潮。广大官兵头顶烈日,身披热浪,脚踏沸土,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出色完成了重要时期、重点任务的施工建设。

项目副经理毛瑞兵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推广了一项项新技术、攻克了一道道施工难题,赢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在奉云隧道施工过程中,他每天亲临施工一线,并大胆提出技术革新,在继承传统施工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工艺。“老传统玩出新花样,小革新赢得大效益”。

质检工程师黄洪是去年刚毕业入伍的大学生,工作刚刚开始,他便积极向项目部经验丰富、业务知识技能强的老兵请教,紧紧咬住问题不放,不学懂学透不罢休。1999年入伍的甘肃籍二级士官冯孟孟是试验员,多年的实践使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试验本领,是公路施工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地方多家施工企业找到他,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但是,冯孟孟还是坚定的留在了奉云高速公路。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颜。正是因为有了武警交通三支队奉云项目部这群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当代最可爱的年轻人,奉云高速,这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承载社会各界深切关注的民心工程,才能创造出令“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施工佳绩。

                    军民鱼水情    共筑幸福路

人民军队为人民。在出色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武警官兵牢记人民军队本色,积极造福第二故乡。

自进场以来, 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奉云路B15合同段的全体武警官兵就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 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树立了交通部队的良好形象,为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例如,在解决当地村民用水难的问题上,项目部主任茅秋敏、教导员毛立品就主动带领部队战士,为驻地金桥村修建了一个蓄水池和200米长的水渠,这个水渠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还解决了村民农作物的灌溉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又例如,当B15合同段的官兵们了解到,驻地金桥村有一所小学,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一间土坯房子教室,而且两个班级只有十二个学生,在一间教室上课后,及时购买了一批图书和文具用品,在“六一”儿童节前,送到了学生的手中,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最令乡亲们感动的是,在2007年,重庆遭遇了百年未遇的高温大旱。金桥村农作物减产40%,15%的家庭绝收,武警交通第一总队三支队奉云路B15合同段的武警官兵演绎出了一曲“军民同心、抗旱救灾”的时代赞歌,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驻地群众,投入了抗旱保收的行列。特别是在驻地人畜饮用水出现困难的时候,项目部组成了一支“为民抗旱送水小分队”,义务为金桥村送水、担水。并帮助当地群众挖建水渠,浇灌田地,努力减少因自然灾害对当地群众生产作物的影响。

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造福人民为历史使命的武警官兵,以坚定卓越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又一次倾尽全力将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武警之光闪耀在奉云高速路上。

 

             (原载《重庆日报》2008年3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