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情缘》系列人物通讯之12:寻找生命的春天
(2008-12-03 20:49:00)
标签:
财经 |
分类: 通讯 |
大浪淘沙,是沙自流,是金自存
一位哲人说过,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的智慧可以改变世界、扭转历史、重写命运。来自大巴山深处的牟刚就是这样,以自己的睿智和胆识在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的力帆集团释放生命的亮光,9年孜孜不倦,他为力帆添砖加瓦,力帆为他遮风避雨。
他生命的花朵在这里含笑绽放。
他是把中国摩托车卖到越南的第一人,成功开发了力帆在东南亚的出口;因为他超人的外贸能力,曾三次陪同吴仪副总理出访国外;在力帆摩托车及发动机出口盛况空前之时,他又毅然接受了统帅力帆轿车进军海外的重任……
这样的人生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我们想得到答案:是什么赋予了他从一个贫困农家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是什么激励着他不断创新成长?是什么支撑着他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成功?
1970年8月,牟刚出生在巴中县玉山区三星乡的一个普通家庭。他排行老大,后有两个妹妹。家里世代务农,极其贫困。小时候,他读书的历程非常艰苦。除了每天要走坑洼不平的山路外,放学归来,不得不放下书包,帮父母干农活,割猪草、放牛。
读小学时,家里要盖新房。因为家乡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们几乎还处在刀耕火种年代,更别说现代科技的应用了。烧窑烧瓦,年幼的牟刚每天帮父母背土、搬运,累得腰酸背痛。
残酷的现实让牟刚深深认识到,农村的孩子一定要努力读书,一定要跳出农门!想起小时候受的苦,牟刚自信地说:也许就是它,给了我毅力,给了我冲决命运的勇气!
小学毕业后,牟刚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玉山中学。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住校读书。在中学时期,牟刚学习特别努力,老师也特别喜欢他,在生活上给他帮助,在学习上给他鼓励。尽管时间过去快20年了,在牟刚的记忆中依然没有忘记阎炳林老师对自己生活的关照。经常把他叫到家里打“牙祭”。
还有,从初一到高三一直教他英语的苟兴扑老师,在牟刚的记忆中永远难忘记。是苟老师的辛勤教育,是苟老师的高尚人格感染着牟刚奋发向上,不断努力,最终考上了川外英语系。
苦难对有志之人来说是一笔财富。牟刚在苛苛碰碰的少年时期思想已经成熟,放飞梦想,是他最大的心愿。他用平时大于别人的勤奋一步一步地实现着……
1990年,秋天的大巴山格外美丽。收获的喜悦挂满乡亲们的笑脸。这时候,牟刚也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收获:一张四川外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像喜鹊一样飞到他的家里。
山旮旯飞出了金凤凰!父母为他高兴,村友们为他兴奋。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20岁的牟刚承载满腔热情,在这个季节启航了,他告别故乡,走进了川外英语系读书。
在大学的四年里,他认真听课做笔记,扎扎实实打基础。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口语,练习听力。节假日他就跑到图书馆看书,吸取知识的营养,早上出去,晚上出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他明白了怎样去面对人生,怎样去开拓自己的理想之路,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人总是要走向社会的。牟刚也是这样。
1994年,牟刚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开始走向社会。在众多的选择中,他到了重庆手动葫芦厂工作。因为他学的是外语,厂领导就安排他搞外贸、搞出口。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涉世不深,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牟刚也这样认识自己。于是,他十分谦虚,向老同事请教、学习销售的技巧,外贸流程等。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别小看手动葫芦工艺,里面的学问多得很,小小工艺品畅销世界,出口额也是惊人的。
牟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很快,他熟悉了外贸的所有流程,并亲自参与一些大的出口销售。他以出类拔萃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同事们的赞许、认可。
青春是美好,但青春也是短暂的,只有放飞理想,青春才能在生命中永驻。在手动葫芦厂工作的四年,牟刚感受最深的是,年轻人必须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事情,才有希望成就更大的事业。
1998年,有了丰富经验的牟刚离开手动葫芦厂,应聘到了力帆集团。最初,牟刚是应聘力帆外贸部经理,但录取后,他成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这个现实他还是接受了。他也希望从一个普通员工做起,他相信,有实力终究会被老板赏识。
力帆有句话,进门提醒:强者生存。
牟刚凭自己的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以及非凡的业绩很快在力帆成长起来。1998年,力帆刚拿到进出口权,对国际市场磨拳擦掌。这对力帆、对力帆的所有外贸人员都是一次新的机遇。
牟刚被派到了越南开拓市场。最初,力帆在越南并不看好,海外其它品牌雄霸市场。但牟刚没有放弃,他仔细调查市场,找出原因,并将意见反馈到了工厂,不久力帆摩托进行技术改造并投放越南市场,首次成功。后批量进入越南,终于在越南大获全胜。
很快,在河内到处都可以看到力帆摩托的存在,盛况空前。
曾经一度,力帆在越南的出口额高达8000万美金。力帆在越南开创了中国摩托车销售的先河,引起全世界瞩目。
力帆在越南的成功,引起了国内许多同行纷纷涌向那里……
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成功,迅速拉动了其在东南亚的出口、发展。
中国摩托车出口到了一个历史的颠峰,后来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率团到国外考察,其中三次牟刚都在陪同之列。
如今,力帆已出口130个国家和地区,外贸人员近400人,出口金额达3亿多美金。
时光流逝,9年的时间过去了。牟刚在力帆已经坐到了副总裁的宝座上,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2007年力帆轿车大规模进军海外。这样的重任,统帅该是谁呢?
尹明善在思索,力帆的高层在思索。
在力帆众多外贸精英中,牟刚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他也是力帆的副总裁,既懂外贸也懂管理。
为了力帆的百年基业,牟刚没有推委,他接受了这一重任。2007年初,他把摩托车出口事业交给了一个同事管理,自己专心于力帆轿车海外开拓。
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牟刚常常个人沉思,尹总那么信任自己,把力帆最重要的产业交给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好呢!
牟刚调整思路,迅速组建外贸队伍,对新的人员进行魔鬼式的培训,打破原有的固有模式,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有,人有我优。”的战略思路。
牟刚说,销售就是一场接力赛,不管前面的人怎样,你自己一定要做好,不要抱怨太多。
出口是力帆三件宝之一,加上创新、信誉好,我们相信力帆轿车必将在海外闯出一条崭新的路来。
……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牟刚从家乡大巴山走出已经17个春秋,偿尽酸甜苦辣麻,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成功。但是,对于不甘寂寞的牟刚来说,春天的阳光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前方仍是一片开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