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重庆库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报道((下)

(2008-12-03 11:45:30)
标签:

财经

分类: 通讯

交通长龙横贯三峡库区  高速路承载千年腾飞梦

—— 来自重庆库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报道(下)

 

           □ 周鹏程 宁晓  紫竹林 

新闻剖析:

举策·“借脑”换出的成绩

一个渝东分公司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几年,在困难重重的库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如此出彩,攻克这么多难关,有这么多的技术创新,一直是业界所探寻的。

“我们是‘借脑’产出大智慧。”杜国平铿锵有力的这样解释道。借什么“脑”?产生怎样的智慧和成绩?

杜国平告诉记者,在桥梁方面,公司“借”来了重庆交通大学的专家们,定期不定期地对桥梁逐个逐个的进行检查;路面方面,则请来了北京公路科学研究所,万开路是最“侈奢”的,有2个博士长驻工地,他们对施工方案审查、对结果试验进行检测,这比以前的自检、抽检多了个第三方督促,更加保证质量;对于设计变更,这是工程建设中的十分重要的一环,他们借助的是在这方面有相当经验的北京中交京纬咨询公司;在隧道方面,借助了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等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专业知识,整合众多专家们的知识技术力量,从而使隧道的安全隐患减少到最低限度;由于重庆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所决定,重庆高速公路建设的高边坡多,遭遇的滑坡特别多,针对这个,渝东分公司专门请来西北科研院的专家定期作咨询服务,以便于提前预见不安全隐患,确保建设过程的安全。目前,10多家单位的博士、硕士总共40人左右在长期为渝东分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借脑”通过合同关系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纳为已用,就相当于自己拥有了这几十个博士、硕士。

其实,我们还发现渝东公司“借”专家学者的“脑”并不仅仅只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训,提升参建施工单位、监理、业主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问题的出现。针对专家咨询组发现的问题,渝东分公司就及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等进行培训。如在云万路上,连续刚构桥梁多达10多座,公司请来有连续刚构之父称号的北京建达设计大师杨高中来现场开展多次培训;请来重庆交大向中富教授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进行施工技术培训。渝宜路巫奉段大宁河大桥在世界同类型桥梁中位居第三,郑纪连院士也被请来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进行了培训。监理人员无不感慨地说,他们参与了很多项目施工的监理,但却很难有这样系统的培训,这对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原景再现:

以可持续的发展观  修有责任的高速路

库区高速公路,都要经过巫山山脉植被发育的山林地带,要跨越众多的江河溪流水系,更要给生活在群山和峡谷的居民带来很多的不便。

而在万开、云万、奉云、巫奉这几条线的高速公路建设中,这些问题都随着渝东分公司提出“高速公路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建设思路迎刃而解。

也可以说,在这条线上的建设过程中,渝东分公司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业主公司,修的是有社会责任的高速公路。

施工便道围着乡村转  山里的人民不再喊口渴

   自从二公局第四工程处进驻奉云高速B1标后,奉节县草塘镇柑子村的近百户村民,日子有了明显了改观。“近两年,这个建筑单位为把路修到了家门口,脐橙林旁,村民们种的脐橙就不用肩挑、马驼了,直接用车就可以运了。”柑子村的村长走到旁边的公社就爱这样说。

   其实,柑子村的路就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施工便道,二公局第四工程处这样做,也是响应了渝东公司的号召:结合当地村路网规划和乡村公路建设的需要以及建设社会主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将施工便道的短期行为变为长期的公路建设发展思路,使施工便道兼顾沿线的镇、乡、村之间的连接。

   对于高速路修建经过的村、社,改变的不仅仅是路,还让这些山里的库区人,不再喊口渴。在奉节县金盆村,中交建厦门公司不仅为当地村民修建水井、水池,还为家家户户连接上水管,在八镇村二公局第四工程处更是在地下埋起了长500米,直径300毫米的水管,保证周围三个村社300余户村民的饮水和灌溉。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奉云阳路B20项目部位于云阳、奉节两县的交界处的龙洞乡。2006年2月,项目部投资3万元,在云阳县龙洞乡朝阳村建塘坝一座,建储水池一座,铺设生活用水管道2.5公里,为当地50余户农民接管到家,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2006年进场以来,项目部在龙洞乡朝阳村修建便道3.5公里,解决了当地农民行路难的问题。

这些举措在渝东分公司几个项目的100多个合同段随处可见,也在默默的感动着这些库区的人民,他们现在逢人就说:“有路了,有水了,日子好过了。”

   据统计,渝东分公司司在长梁、万梁、万开、万云、云奉、奉巫共修建了500多公里的施工便道,兴建水池超过120个,极大地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交通状况,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大力发展,

项目部就是孩子们的学校  弃碴堆成乡亲的良田

    在巫奉路A5标的地段,附近龙河村的小朋友每天回家都要到项目部来看一看,指着这个三层楼高的项目部很自豪的告诉别村的小朋友,这里是他们村未来的学校。

   一个项目部为什么会是孩子们的学校呢?“我们是在选址项目部建设时,看到这里的孩子在一间危房里上课,实在于心不忍,就决定把项目部建成一所学校,我们走后就留给这里的孩子们。”负责A5标建设的广东长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范茂林这样解释着。

    用龙河村村长的话说:“感谢这些修路人,不仅修了我们的致富路,也造福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龙河的人将一辈子记住他们。”

   也许,修这个学校对一个项目部而言,做的是一件不大的事,“我们为此只是在项目部建设上,按照了学校的标准,多投入了几十万元。”范茂林也是这样说,但是对于一群山里的孩子却是像他们村长说的那样是一辈子的事!

   像这样的一辈子的事,渝东分公司所涉及的学校还有10多所,有的要求指挥部对其进行搬迁优惠,有的则像A5标一样建成希望小学。目前,已经优惠搬迁6所小学,兴建5所希望小学。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仅是兴建学校让这些乡亲记住渝东分公司和高速路建设者,他们还记住了这些建设者利用弃碴为他们造了不少良田。

如在奉云路B3标隧道施工中,充分利用隧道弃渣回填于库区淹没地带重新造地达200多亩;在奉节县朱衣镇的奉节西互通立交工程施工中,放弃了原设计的弃碴场,充分利用弃碴回填于一块将被库区水位上升的淹没地带,重新造地近20多亩;在奉云路B20标,也利用弃碴回填,为当地老百姓增加了40多亩良田;在万开路在赵家镇立交桥的设计中,通过平纵线型的合理组合,利用弃碴从库区淹没地中造地100多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建设业主对土地资源的珍惜,真正提升了高速公路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管理理念。

在同一片蓝天下安心工作

关注农民工的生活,让农民工在各工地安心、快乐的工作,也是渝东分公司在高速路建设中体现出的社会责任。

库区很多项目部在关注农民工方面都有较新的做法,在大桥局三公司我们发现农民工生活及驻地十分整洁,农民工统一配发了规范的工作服,农民工与项目部正式员工享有同样待遇;在巫奉路A13标,项目部不惜花掉200万元给农民工买保险;在巫奉路A10标中铁一局项目部我们惊奇的看“农民工夜校”,通过安全意识、技术技能培训很多农民工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奉云路B14标还专门成立了关心民工的“督察组”,为民工撑腰;奉节县县长谢礼国还率领“四大班子”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农民工慰问团带着慰问品到B7标施工现场慰问战斗在施工一线的农民工,与农民工提前共度重庆市首个“农民工日”。很多项目部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合同人数已达100%,合同的签订不但使农民工受益,也促进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农民工王兵说:“每个月结账,有了正式合同,工作起来踏实、安心”。在奉云路B9标,我们更是了解到,项目部工资发放直接面向农民工,防止了包工头把钱卷走。

   而在巫奉路A17标,路桥一局的农民工何洪军见了我们更是喜出望外:“我从一般的农民工,最初只会钢筋加工,通过在这里工作、免费培训,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目前已成了一名班长了!”

何洪军的话也道出了许多项目部对农民工朋友展开的工作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边工作,边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来自四川南充的农民工叶彬在中铁隧道二处工作已经10年了,去年4月到凤凰隧道工地,与正式职工享有同样的劳保、待遇,今年还被评为先进管理干部。

   据介绍,在库区10万筑路大军中,有3万农民工来自沿线当地,他们在参与建设中,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了技能,拓宽了今后的就业渠道。

记录亮点:

人文高速路  生态文明线  环保景观廊 

渝宜高速公路线路穿越库区腹地,生态十分脆弱,沿线文化元素极为丰富:张飞庙、白帝城以及美丽的长江三峡等景观,千百年来都为库区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历史、、、、、、

“突出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渝东分公司在各项目的线路设计之初,就以超前的设计目光,充分结合沿线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结构,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纳入设计中,进行优化设计,并要求各承建单位严格执行,把工程建设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骑’在了大宁河上,我们就必须对整个巫山的人民负责,宁可用人工背,也不能让土石方落到大宁河里。”这是我们在巫奉路A13标从该项目部经理吴飞口中听到的话。

因为,他们标段的工程是大宁河特大桥,横跨大宁河,这使得吴飞对工程的环境要求格外重视,在施工中他宁可用船运、吊车吊也不然废石弃土落入河中,在处理生活废水上,宁可项目部多投入几十万进行污水处理,也不让废水直接排入大宁河。

这只是,全线高速路建设重视环境的一个缩影,渝东分公司在面对全线所有的隧道和边坡开挖施工弃碴量巨大的情况,在各项目开工之初,就提前对全部的弃碴场进行了规划,并紧密配合公司工程部等有关部门,要求承包商先修建挡碴墙,控制堆放边坡,并进行植树种草绿化和复耕。对沿线所有的河流、溪沟都作了混凝土或浆砌片石护岸,以避免暴雨和洪水的冲刷。

渝东分公司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各项目部得到落实,不仅有效保持了当地的自然水系和自然生态,而且大大提高了河道及各个溪沟的排水、防洪、灌溉能力,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为美化道路边坡环境,打造库区绿色高速,渝东分公司从施工图设计阶段就调整了边坡的坡比,采取降低护面墙的高度来美化边坡;对部分路段挖方区边沟尝试性地采用暗沟代替梯形边沟;边坡和立交全部栽植各种灌乔木,采用绿色植物与草、灌、花相结合进行绿化,既起到美化环境又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文生态,景观长廊”,给横贯三峡库区的巨龙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采访锐评:

十万筑路人的艰辛  重庆为他们肃然起敬

中国著名的雕塑家郭选昌曾对百万三峡移民发自内心的感叹说:对他们的行为,震撼来自心灵。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可以和二战时期的伦敦、斯大林格勒的人民一样相提并论的英雄精神。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悲壮,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光荣……

但,当我们在巫山山脉中穿行,走访云万、巫奉、奉云等高速公路的建设标段时,我们也有了不下于郭选昌的震撼。他震撼的是三峡人民的英雄精神,我们震撼的是这些筑路人为了架起库区人民腾飞的金桥,那种无私奉献,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他们被重庆誉为十万筑路大军,他们在重庆的公路建设中,挥洒着青春和热血。在奉云高速的B6标,35岁的总工程师张葆华和妻子都在工地上,快两年没回家,提起5岁的女儿和家中的父母,泪水就在眼眶中打转,“每次和孩子通电话,孩子的声音总是难以割舍!”;巫奉高速A16标的材料会计潘霞提起孩子也是眼泪夺眶而出:“2006年,3月份回家,孩子居然叫自己阿姨……”;奉云路B21标实验室人员贺文斌,母亲脑癌生命垂危,为了工作坚决没有回去……

像这样的故事,在这十万筑路人中太多太多,也正因为这样他们除了暗自流泪,在面上总是说这份工作就是这样“忠孝难两全”,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让我们震撼。

其实,除了这些,业主单位渝东公司的行为,更让我们震撼,为了修人民满意的路,把高速公路与企业的社会责任连接起来,渝东公司付出了超出一般人想象的努力。记得同去的司机师傅对我们说:“渝东的领导,像铁人一般,一天为了到各项目视察,吃饭、睡觉时间都用在了车上……”。记得我们在采访总经理杜国平、副总经理周杰他们时,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人前后20分钟就被电话叫走了,据说他们为了工程的质量去了工地,当晚3点才回家……

也正因为这样,在一条条承载库区人民千年腾飞之梦的高速长龙成功横贯库区的背后,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多的技术创新,这么多超前的理念,为中国山区高速建设积累这么多的经验。

也正因为这样,在落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是湿润的,在回忆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艰辛,泪水不经意的就在往外涌,这就是震撼!我们的心为之澎湃,重庆为他们肃然起敬!

            (原载《重庆日报》2007年12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