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鹏程与红色有关
周鹏程与红色有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42
  • 关注人气:5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自心灵的咏唱(代序)

(2008-10-13 23:23:3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发自心灵的咏唱(代序)
                              ——读周鹏程诗集《花开的声音》

                                                 余德庄

     终于从重庆诗坛上听到了一缕与众不同的声响——一种令人欣悦的“花开的声音”,发声的是一个来自大巴山的年轻人。
    他带着满身泥土和草叶的气息从大巴山的皱褶深处走来,怀着冲决命运的勇气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一头扎进这座五光十色的充满喧嚣和挑战的大都市,在躁动的人海中拼博,挫折,奋起,再拼搏,磕磕碰碰,百折不回,终于有了今日的初获成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山乡少年,成长为一名与这座城市的脉搏同跳动的现代传媒人,一个令不少同龄人钦羡的都市白领。巨大的境遇变迁,强烈的生活反差,以及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时常在这个自幼便酷爱文学的年轻人的极其敏感的心灵中激起难以平复的情感浪花和欲罢不能的创作冲动,日积月累,我们便看见了摆在面前的这部名为《花开的声音》的诗集。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地出现在诗坛上的年轻人名叫周鹏程。
   《花开的声音》的最大特色就是其浸透全书的“本色”。集子里所辑入的百余首诗作,林林总总,无一不是因作者的真实人生际遇触动情怀,引发思绪所留下的诗化记录和生命咏叹,你在其中绝难发现巧饰和造作。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和现代传媒人的快节奏生涯,都未能改变这个大巴山之子内里的质朴,未能割断他与那一方山水的情感之脉。于是我们在《飘落于瓦尖山的记忆》读到了这样沉重的感伤:

   ……祖辈无法改变木屋的清贫\父母劳碌\盼望收获肥沃的土地\从那时起\我立志成为一名朴素的歌手\唱出瓦尖山嘹亮的歌……\我投掷所有的岁月\于理性的海底一路狂奔\穿越了另一条路径\历经沧桑\我回到了故乡的瓦尖山\却发现在父亲的墓碑附近\埋葬着我的另一位亲人\我的长兄……

    于是,我们在《五月笛声》里读到了这样温馨的柔情:

    您给我插上彩色的双翼\我在蓝蓝的天空飞翔\飞啊,飞\怎么也飞不出您的怀抱\您在故乡的山坡上唤我\我在远方的都市里望您\透过笛孔\您的微笑传入我的眼里\您在梧桐树下寻找我的影子\没有影子\只有无数我留下的印记\母亲,我是您手中放飞的风筝……

   读着这些诗句时,我心头一直闪现着那句名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是任何技巧均无法取代的。
   近些年来,“回归自我”似乎成为诗坛的一种时尚。作为对那种“假大空”文风的反拨,这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没有积极意义,问题在于有人将其推向极致,近乎绝对化了。受其影响,不少青年诗人一味地在狭小的个人天地中孤芳自赏,对身外的世界和他人的命运了无兴趣,其结果不仅使诗歌远离大众,也辜负了自己的才华。从更深的层面上讲,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2004年底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爱尔兰时曾有过一次久难释怀的经历:一次,我们在与科克市的作家进行交流时,一个应邀与会的大三女生即席朗诵了她的一首题为《致伊拉克》的诗,大意是说:同是一颗星球上生活的人类,当她在爱尔兰尽享生活的美好时,伊拉克人民却正在遭受战争的劫难,这样的对比令她寝食不安柔肠寸断,她多么希望能立即去到伊拉克人民中间,做一些能为他们减轻苦痛的事情,如果她没有这种能力,她也愿意与他们一起受难……在朗诵的时候,我看见女孩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它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类同情心的辉照。由小及大,我想,这是不是这个小小的岛国能在上个世纪中一连推出四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呢?当时也曾感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且深具人文传统,在当今的中国诗坛上,应该也是不乏具有这样的人文情怀的年轻诗人的!……今天我们可以说,周鹏程就是这些年轻诗人当中的一个。他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尤其关注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大众:保姆、清洁工、送水工、收荒匠、发廊小妹、卖旧书的老头……一一被迎请进他的诗歌殿堂。他讴歌他们:

   用有力的手巧夺天工的手\构筑城市的标记\用忍耐的心海纳百川的心\雕刻城市的荣光\让酒楼的灯广场的灯地下商场的灯\让滨江路的灯游轮的灯步行街的灯\自由闪烁……

    对于他们不尽如人意的境遇,他也寄予了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在《所见》这首看似旁观叙事的小诗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情感天平的强烈倾斜:在记叙了卖腊梅的“冒着泥土气息的农人”被同船的“衣着华丽的女人”和“风度翩翩的先生”大声喝问、肆意杀价之后,他写道:

   在看花人不屑的目光下\农人眼里闪出辛酸的泪花\船上一片暧昧的沉默\唯有那筐腊梅在静静地飘散着芬芳……

    多愁善感或许可以成就一个诗人,大爱的情怀却可以成就一个受尊敬的诗人。
    周鹏程当然也有“私密性”的书写和感情表达,其中关于爱情的诗作占了相当比例。对于风华正茂的作者来说,这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些情诗大都写得意境隽永而又纯净自然,甚少虚华的雕饰和过分的夸张,与那些矫情十足或者动辄死去活来的同类诗作相比,似乎更能令人产生美感,觉得亲近。有些作品堪称佳作,比如《我的爱人是水里的鱼》:

    一片朝阳\惊醒岸上的珍珠,春天\我的爱人是水里的鱼\她的红唇关闭我的眼睛\我愿意\是她红唇含着的生命\聆听每天\花开的声音

    作者歌颂爱情和友谊,并力图探究其奥秘,揭示其真谛,使之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让我们来品味《远方》:

    你的眼睛里世纪雨下个不停,\我却不能给你撑一把伞。\因为我在远方。\你的红帆船已经迷失了方向,\我却无法给你修整罗盘的指向。\因为你在远方。\生命是忧郁。生命是哭泣。\生命是欢笑。生命是梦幻。\我想悄悄爬上你的梦梢,\坐在梦梢上给你吹口哨。\但我不想惊醒你的梦。\只是在你的梦页上轻轻地勾画,\勾画远方的祝福和祈祷。

     一首好诗固然需要美的意境,即作品用语言所营造出的诗情画意,如果说还有什么比意境更为重要,恐怕就是内涵了。意境是表象,内涵是灵魂。
    《花开的声音》既为作者相当一段人生阅历的诗化反映,所涉内容甚广,远非上述几例诗作所能涵括,在艺术探索方面,可圈可点之处也还甚多,以上评说不过是蜻蜓点水而已。
    一个初涉诗坛的新人便出手不凡,推出这样一部质地的诗集,着实令人欣喜。不过,说了这么多“好话”,并非认为这部诗集就已尽善尽美,风光无限了——远远不是,以上评说仅只是作为这部集子中最为可贵最值得珍视的东西而言的。事实上,纵观整部集子,百余首诗中,可称为上佳之作的仍然偏少,而稚拙痕迹不时可见,生涩之笔不只一二,有的注重了清新,却失之于浅显,一些话说得过于直白,缺少一石三鸟、余音绕梁的效果,使人掩卷回味的妙想哲思和令人眼睛一亮的神来之笔尚不多见,如此等等,总之在诗的内涵,意象,语境,节奏,文采等等方面的挖掘、营造和把握上,都还有欠火候,有大的进取空间。这些都有待作者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去继续磨砺、领悟和提高。
    周鹏程是一个有生活、有灵气、有希望的诗人,衷心期望他志存高远,振翅奋飞,唱出更加美妙动人的心灵之歌!

                                                               20075月于重庆村

(余德庄: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