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名人“间谍门”是真的
半年多来,连续有经济学大师吴敬琏、央视主持人方静和曾经的美女作家卫慧等大大小小的名人,先后身陷所谓“间谍门”。先是由网络曝光,网民热炒,接下来是当事人出面否认,再有就是真相不明,事件不了了之。
我作为一个普通网民,宁愿选择相信吴敬琏、方静等人身陷“间谍门”可能真有其事。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名人具备身陷“间谍门”的条件,事件可能是真实的,区别只在于是无意还是有意,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偶尔擦枪走火,还是确实已经被拉下水。
吴敬琏作为大陆三十年来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从荣膺“吴市场”的名号开始,始终参与了大陆经济改革的所有进程,而其参与进程的方式之一,就是透过媒体将自己的主张诉之于大众,而支撑其各类观点的,无疑是经济运行的各类核心资讯。这些资讯哪些可以公开披露,披露到何种程度,是很难把握、掌控的。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公开了不该披露的数据、资料,无意识走火也就在所难免。
方静是大陆最权威官方媒体央视的著名主持人,而其主持的栏目《军情新观察》,也是公布大陆军情的高端窗口,邀请的嘉宾张召忠等人,其身份也是知晓大陆核心军事机密的现役高阶军人。他们制作的节目,被境外情报机构高度关注,也是简单常识。他们成为海内外间谍窥伺、刺探乃至拉拢的对象,也很自然。在一个现场直播电视节目中,新闻主持人的发问和到场嘉宾的对答,作为非专业保密人员,在非保密场合,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信息都是适宜公开披露的。而卫慧虽然只是一位年轻的女作家,但自出版《宝贝》一书成名后,游走于上海各界高层人士之间,尤其是受到外海媒体的青睐,流露出一些低端机密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其次,当事人的辩白并不能彻底撇清其在“间谍门”中的作为,尤其是不能取得公众的完全相信,相关所在单位尤其是国家保密、安全机构,并没有给与确认或否认,而在事件曝光之后的举动,仍然留给公众继续猜测、想象的空间。
吴敬琏、方静等人在媒体曝光所谓的“间谍门”之后,无一不出来通过媒体自证其清白。吴敬琏先生表示不知道消息从何而来,一副很冤枉很受伤的样子,通过出席一些带有官方色彩的学术性会议显示自己“一切正常”,只有其退休前所在单位国研中心,透过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算是代表官方的一点态度。而方静所在单位央视,作为媒体机构,迄今并没有公开表态。
方静在门户网站接受专访澄清自己掌握的资讯限于网络渠道,表白自己有着不可能背叛祖国的忠诚之心。但殊不知透过权威官方媒体公开传播网络上的涉密资讯,也涉嫌违法;而个人的忠诚之心,也不可能仅凭自说自话就能服人。尤其是方静重返央视主持人岗位的方式“自我证实”,也有弄巧成拙的可能,留给大家的猜想空间更大。因为方静重返的并不是导致她陷入“间谍门”漩涡的《军情新观察》,而是一个纯新闻栏目《世界周刊》。
在事件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整个过程中,最权威的有权机关如国家保密和安全机构,并未对公众表达任何肯定和否定的信息。当然,有权机关处理类似事件的方式,绝对不可能像新闻媒体这么简单。
再次,公众人物尤其是媒体曝光率极高的各类名人,其公信力的下降乃至丧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媒体披露的仅仅是事件的表象,背后可能另有真相存在。不可否认,公众之中早就存在对媒体披露信息的反向解读心态,就是“你越说是真的,我越认为是假的;你越说是假的,我就越是认为是真的。”在这种普遍存在的一边倒的信息接受状态下,名人透过媒体自我澄清,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自说自话,并不能取得公众的认可、认同。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些名人身陷“间谍门”事件,并非空穴来风。而当事主角的自我否认,并不能澄清公众的疑惑。之所以说我认为“间谍门”事件可能是真的,是因为需要有关方面参与,给公众一个可以相信的交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