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札记200803

(2008-10-13 14:47:36)
标签:

经济

财经

分类: 编辑札记

编辑札记200803

    本期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民生话题。

国家统计局2月19日公布1月份居民价格消费总水平同比上升7.1%,CPI再冲新高!

    去年下半年以来,CPI连续攀升,各方关心的焦虑一致,但是解读并不相同。有关政府部门应对措施连续出台,但解释的口径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变化,学界依旧多有附和的赞同。易宪容研究员发出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平实的话语披露的是略显焦灼的洞见:推动CPI居高不下实际动力可能被本意善良但实际空洞的解释遮蔽了,CPI后面隐藏的问题更为严重。实行临时价格管制虽然是必需的,也可能阶段性或者结构性奏效,但使用价格工具可能更有必要,因为釜底抽薪的作用一定胜过扬汤止沸。另一个热点是关于房价宏观调控问题。曹建海研究员的笔锋更为犀利,解析也更为透彻。有关官员“既要防止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也要防止房价过快过猛下降”,这个表述似乎公允,但也有些“泄漏天机”,政策因素尤其是城市政府的利益取向与房价的关系虽然早已不是秘密,但由国家最高主管部门的官员如此清晰地表达出来,还是让消费者有点惊讶的。所以曹建海先生的担忧也就可以理解了。导致房价屡次调整屡次失控的那些因素依旧存在,国内“雪灾”和美国“次贷”等新因素的加入,肯定会对当下房价的宏观调控增加更大的难度。因此,眼下房地产宏观调控虽然杂音四起,但曹建海先生的六点提醒不仅值得决策者参考,更值得消费者参悟。

    与两位特约评论员的关切相应,本期《行业透视》聚焦的是通货膨胀问题。与既往几期相比,本期我们略感欣慰,组织的几篇稿件使用的分析数据基本与市场运行的节奏同步,尤其是对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采样”相对“新鲜”,因此虽然分析还是有些稚嫩,但有效信息量还是有一定的提高。刘应杰博士提供的关于职工收入的相关数据,相信读者一定会认真思考。翔实的分析更客观,也更有说服力。当然,揭示的路径也许对解决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运行局面具有切中肯綮的的针对性和可供操作的选择性。

    向读者推荐《互联网在中国=别样的现实》这篇译文。中国网民即将在数量上成为“世界第一”,超过一亿的人使用网络工作和生活,这对演进中的社会变化,应该是绝对不容小觑的“现实”!《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振兴东北的一条路径》引人沉思,《国际借鉴》的两篇文章相应具有了值得参考的意义。

    《专栏》中张颐武先生关于已经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的文化分析,对于刊物的组稿周期来说,已经很及时了,相信读者一定会有兴趣。而王干先生这次谈的是“简化字”,当然这是作者作为文化批评者个人的管见,而且是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思考的,算是有待商榷的学术性意见吧?

    本期刊物编竣时,杂志社院内的数株梅花已然盛开,芬芳的气息告诉我们:春天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请读者诸君和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