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户籍问题的特事特办应该向哪儿倾斜    朱永嘉

(2013-12-22 22:54:55)

这些日子,关于张艺谋超生子女上户口的问题,在媒体上上炒得很红火,我在123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看到《张艺谋超生子女“合法”上户口调查》一文,该文给我的感觉,尽管公安部门一再表示张艺谋三个子女上户口手续齐全且无违规操作,但超生上户口的问题是客观存在,而那个地方的计生部门,没有给出超生问题应交社会抚养费处理的合理回答。看来这事是因张艺谋的名人效应而特事特办了,现在有钱有势者超生的门路还是不少,他们可以去香港超生,取得香港的户口,更有条件的人可以去海外超生,如到美国去生孩子,出生以后立即成为美国人了。我老实交代,我也有一个儿子夫妻两个在八十年代末去了澳洲,他们去那儿是洋插队,以打工为生,然后在那儿为我多生了一个孙子,成了澳洲人,是澳籍华人,他们生了一子一女。我的孙女已在澳洲参加工作,孙子明年要考大学了。没有这些条件的,要超生那就困难了,超生要交一大笔社会抚养费。至于张艺谋报上户口以后,有没有交社会抚养费,交了多少,迄今尚未有明文交待。国内事实上超生的还大部分是在农村,农村的家庭有养儿防老的观念,造成重男轻女的习惯,为了传宗接代有了一个女儿还想有一个男孩,所以超生了,而超生以后,各地各个时间段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也就不一了。社会抚养费的收支状况,迄今还是不明不白,为了交社会抚养费,在有的家庭还酿成了悲剧。如果拿不出社会抚养费,那就成了没有户口的人,因此也就拿不到身份证,而孩子成长过程如何接受教育也发生问题。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结果给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两性关系出现混乱现象,非婚生子多了,家庭破裂的多了,留守儿童这一代人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教养,在健康成长方面产生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家庭的子女,成长更是一个大问题。

127日晚间,我看中央电视台《被遗弃的人生》,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南京市的乐燕由于没有自制力,吸毒,生活流浪,把亲生的二个女儿遗弃在家而活活饿死,她被判无期徒刑。这事发生在南京,她本人就是没有户口的黑人,她的家庭是一个不正常的家庭,父母被劳改,由祖父抚养,自幼得不到学校教育,得不到社会的关怀,丈夫被劳改,她一个人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教养来抚养二个女儿,最终出现这样的悲剧。她被判无期,实际上是她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在监狱中度过一生。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在起点上缺少关怀,她的成长缺少正常家庭的生活,最终酿成的悲剧由社会来承担,代价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加高昂,这件事拷问着家庭、学校、社会、相关政府部门人员的良知,我们到底有没有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我很同情乐燕小学老师在节目中的悲伤流泪,看到电视主播对这一个悲剧的拷问,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头都会滴出血泪。

我身边也有一个案例,我住在复旦大学第一宿舍,在我宿舍区有一个姓张的邻居,他今年74岁了,是一个退休工人,原来在复旦大学物理系电光源实验室工作,后来调到华东师大工作,在那儿退休。他有一个女儿,人长得很端正,但智力上有一点弱智,被一个吃低保的老头欺骗,生下一个非婚子。这个小孩子今年八岁了,当年报户口时,五角场民政科要他交八万元社会抚养费,他家拿不出,所以一直没有报上户口。这个小孩很活泼,也很正常,我三天两头看着他妈妈牵着孩子的手,从我门前经过,我心中便思考如果他长期不能报上户口,那肯定会影响他将来的健康成长,这个男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客观存在,户口部门怎么能视而不见地不承认这个客观事实呢?现在这一家靠外公退休金维持生计,女儿没有正常的工作,一旦外公有病去世,如果靠低保金,这个没有户口的小孩子的妈妈很难有能力抚养他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为了他的将来,类似这种情况应该特事特办,为了减少将来的社会问题,也应该给他特事特办,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将来因问题人口的增加的社会矛盾和负担,可以说于公于私皆有利。

我不反对在户口问题上特事特办,这个特事特办不应向名人富家倾斜,而应向弱势群体、问题家庭倾斜,向非婚子女及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一边倾斜,这是面对实际,是以人为本,不是以眼前利益、以钱为本。在逐步放开单独子女家庭生二胎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在特事特办上作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性规定,首先解决一批急迫的问题,减少将来可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的事。当然,如同其他任何事情任何制度一样,特事特办极有可能产生副作用,那就是因此而出现钻政策漏洞、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在思想和制度层面尽可能的减少特事特办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今年八十三岁了,不一定能看到这些负面影响的悲剧产生,但它发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是潜伏着的社会问题,现在是小事,是潜伏着的问题,将来会成为大事,我们从现在起,便应正视它。为了下一代,为了将来社会的幸福与安宁,我们现在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户口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应把问题想得远一些。为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将来,处理好这些小事。我们既要谨慎地使用刑罚来处理社会问题,更应以预防为主。请户籍相关部门原谅我如此多管闲事,也请理解我的一番好意。

                                        朱永嘉

                                         12.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