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青书论《观博》 朱永嘉
(2013-09-08 09:59:16)按:罗青是我的中学同学,解放后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分配于甘肃兰州,他是学文学专业的,长于诗文,近日来邮件讨论起刘禹锡《观博》一文,我们书信往来,颇有兴味。现将来往邮件内容刊载博客,就正于方家。
永嘉如晤!
天太阴,没去成老同学雷霆的追思会,在家也心异于平时。查书,捎带掠一眼,刘禹锡的一篇短文突然放不过去。随记时,想起当请教于你,于是将以下文字转请朱刚让您过目。
观
客有以博戏自任者,速余观焉。
初,主人执握槊之器,寘[即“置”]于庑下,曰:主进者,要约之。既揖让,即次有博齿二异乎!
古之齿,其制用骨,觚棱四均,镂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是制也。通行之久矣,莫详所祖,以其用必投掷,故以博投诏之。
是日,客抵骨于局,且祝之曰:其来如趋,其去如脱。事先趦趄,命中无蹉跌。无从彼呼,无戾我恒。分曹遒迫,自朝至于日中。稷而率与所祝异焉。客视骨如有情焉,如或冯焉,悉詈之,不泄,又从而龁啮蹂躏之,莫顾其十目之咍让也。乃曰:非予术之不工,是朽骼者不予畀也,请刷耻于奕棊。主人促命烛以续之。骛神黙计,巧竭智匮。主进者书胜负之数于牍,视其所丧,又倍前籍焉。观者曰:以夫人之褊心,亦将诟棊而抵枰矣。既乃恬而不恤,报[应是“赧”,形近而误]然有失鹄求身之色,人咸异之。
子刘子曰:先人者制人,博投是已;从人制于人,枯棊是巳,二者岂有数存乎其间哉?但处之势异耳!是知当局者易生嫌,而退身者易为誉。易生之嫌,不足贬也;易为之誉,不足多也,在辩其所处而巳。
《刘宾客文集》卷二十
随记,疑惑,求教
在“即次”二字后,可否断句?
唐之前,古代的“博齿”,是一种什么样的娱乐或竞技表演?
说“博投”,则竞技是竞在“投”的技巧和花样上。
“期月”,无论释之为“一整月”或“一整年”,都不妥。“应期月”难道还别有深意?
骨制的“齿”,什么形态?“视其转止”所停的“争道”位置来定胜负,可以有今人怎么样的想象?猜想:是投掷出手,得又有一段距离,又使骨被自转起来。
无戾我恒:不要冲撞我的淡定。
“稷而”,可否看成“即而”,算不算“稷”通“即“之例?
有“十目”的,是骨。目多表情。这“咍让”是带有些许坏意和嘲弄味道的笑貌。
“不予畀”,不给我面子。
“报然”,有疑吗?是“赧然”吧。刘禹锡有《上杜司徒书》,写过“始赧然以愧,又缺然以栗”,算是同一作者集内的内证。
“失鹄求身”,有典故吗?求答。
“枯棊”,把下棋这种游艺弄得一无趣味。
完全是日常生活中一束意外飞来的“思”之“翔”,寄给你,不说供一哂,也不说芹献,因为确实这“翔”,什么也不像。
答罗青:
握槊,握,是动词,槊即投子,以骨制,亦称骰子,以形若齿,称齿,出典有二,一。《魏书》术艺传云:“赵国李幼序洛阳丘何奴并与握槊,此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世宗(拓跋恪)以后,大盛于时。”
又韩愈《示儿》诗:“酒食置无为,棋槊以相娱。”古人以下棋与掷骰子为娱乐。
主进者,指主管赌资的人,
要约之,与赌的双方约定,
即次,可以断句。下文为二个人都投二粒骰子,其数有差异,骰子其状似齿,故称齿,期月,指一年十二个月,二粒投子一粒骰子六面,其数为一至六故其最高点为十二点,这一类娱乐游戏,至今在农村通行,二、三人一起即能玩。
稷,昃也,日落太阳偏西时,
冯也,有所据也,
咍,调笑,报为赧之讹。羞愧
鹄,指目标。
后面那一段“子刘子曰”是刘禹锡的议论,是借博弈之事以喻唐顺宗时王叔文、王伾那场失败的永贞革新,刘禹锡与柳宗元是二王之外的八司马,这场改革以宫廷政变而失败,他们都被贬黜外任,刘禹锡先任连州刺史,又转为朗州司马,此文作于宪宗元和二年(公元八0七年),他以掷骰子与下棋之输赢喻政治斗争,所谓“易生之嫌,不足贬也;易为之誉,不足多也。”是指得势时易受人攻击,退身时反受人所誉,在位时后来被人作靶子进行攻击,您不必把它当回事。退位久了,受人赞誉,亦意义不大,所以如此,是由他当时所处地位变化而决定的。人还是那个人,不因他人之毁誉而发生变化,只是刘禹锡此文说得幽远而曲折,不为常人所解。
阅此信后望回复。
祝好!
朱永嘉
三月二十二日(日子记错了,应为23日)
谢永嘉 !
我是在查作为兵器和仪仗物的“槊”时,翻看到刘宾客文,来了兴趣,录下全篇,断句时遇到犹豫,才求助于二位同学的。大学同窗,尚无回音。你的及时回复,很让我惊讶。一是奇速,二是描绘的赌局(即“博”)场景极细致,与我脑子里的猜想距离很大,受教。我今天23号上午发信,即得22号的回复,后代对历史时日有探究的某小子,也会存疑。“握”是动词,我看到的,却想作握住那长槊,起点就出错,之后全胡猜,甚为不了之了,便越来越糊涂。
子刘子的议论,与观博,似有若即若离处。你读得“幽远”“曲折”的精髓,非常人的理解,岂不正应了一句流行的名言,被称做“万岁”的!哈!
谢谢你,飞回大受益,带给我清醒!我去探究一下“齿”吧。
健康平安!
再答罗青:
二十二日,是我的笔误,应是二十三日的下午。其实他的《观博》与其下一篇《观市》是同一意思。又,刘禹锡的不幸起于贞元末宦官俱文珍趁顺宗中风失语之际,发动政变,顺宗不明不白死了,立广陵王李顺为太子,即位为唐宪宗,二王八司马被贬,刘禹锡因此被贬斥,十年以后被召回京师,即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作《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其云: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因此诗被执政诬其怨愤,于是又出任连州刺史,过了十四年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反映了他那不屈不饶的精神,他还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精神还是向前看,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常为人所吟咏,他不计个人的曲折,然对中华民族前途仍是满怀希望,此诗的观念,比《观博》要明朗得多,正如习在俄罗斯所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