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一聊找工作        徐文杰

(2009-04-07 14:00:15)
标签:

杂谈

朱永嘉:这是我外孙徐文杰,今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就业考试的经历。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毕业生就业之难。今把他发表在我的博客上。供大家参考。

 

聊一聊找工作

 

    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晚了很久很久。外公在早些时候就开始约稿了,只不过这个主题太过庞杂,可讲的故事多且凌乱,就这么压到今日。

    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正好撞在了金融风暴的枪口上。尤其是年前,甚感吃紧。无论到哪儿,就是感觉人多。举个例子来说,那就是中国银行2009年校园招聘的全国统一笔试了。场面蔚为壮观,根据收到通知上的考场号来计算,上海地区要去参加笔试的人数约有三千。笔试的地点是在共和新路上的一个职业学校和不远处的一个高中。那天,车子坐到共和新路上,下来后,就根据门牌号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走着走着忽然觉得正在四周匆匆赶路的行人似乎和我的装束相似,也都是学生模样。每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就感觉到身边汇聚了更多的同路人。待见到考场,终于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原来他们的确都是和我一路的。学校里面早已经塞满了考生,正在向校园中挤进去的那一路人流,一个接着一个,犹如山峦重叠下的小溪,蜿蜒而曲折,细密的前行着。

    整个这半年,要说投出去的简历过百是毫无疑问的了,年前的那一半基本就是石沉大海,袅无音讯。到得后来,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心态。年后感觉形势有点松动的样子,我真正的笔试、面试也就是从年后开始的。总的盘算下来能挨到去参加笔试或面试的,也就十之一二而已。

电视上,新闻里,也一直都在播放着求职难的镜头,一遍遍的,反反复复。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确要困难不少,但这话更多的是针对本科生的。对于读计算机的人来说,形势不好更多是体现在收入的锐减上;岗位还是有的,干活的人也是要的,对于企业来所,更倾向于出本科生的工资,招研究生干活。

从远处观摩过几次求职招聘会,人头攒动,诺大的礼堂总能挤满应聘者。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君不见们外还排着长龙,一圈圈的静候着。依我个人的习惯,招聘会定然是不进去的,去那里只会浪费时间,并且徒增焦躁感。三年前找工作的时候就发觉这一点了,更何况今日的形势。排得长龙,苦等上一个小时或更久,只为入得场子,递上一份简历,和招工单位的派出人员甚至对不上眼,说不了一句话。愚以为这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更何况整个场子里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又有几何?网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代价小,效率高,并且直击目标,关键就看每个人收集信息的本事了。

今年的形势,去外企的道路被阻断了不少,大家的目光都指向了国企,以求稳为主。我也一样,当初的目标就是找一个和金融行业相关的技术活。面试久了,也认识了几个,一回生二回熟嘛,总会有些东边不见西边见的。漫长的面试等待时间也是大家闲聊增进了解的时机。其实到了三月份,我所接触到的那些仍在面试的人都是有了着落的,只不过是骑驴找驴,再四处瞅瞅。笔试面试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一些全国乱窜的找工作者,为了一次机会不惜赶到上海,也许住不了一天,便又要匆匆赶往他处。他们风尘仆仆,犹如行者,云游四方,以求正果。

    到临近毕业的时候,我的同学们也大都定了方向,不少外地的最终选择了离开上海,原因有很多,或许更多是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三月底的毕业典礼后,一些人就要各奔东西了。

当尘埃落定的时候,一切又显得那么的平静,每一个人都被填入了属于他的位置。不论内心是如何盘算的,那便是新的起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