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后嗣祖先浪漫主义文学伟人屈原 |
分类: 世间百态 |
可能是由于我的祖籍和姓氏皆与以端午节所纪念者屈原相同;所以在我刚刚知事时,奶奶就经常对我和几个堂兄弟说:“你们是屈原的后嗣,屈原是个很伟大的人物,你们屈氏子孙都应当以他为榜样…”当时我对奶奶所说的话深信不已,我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屈原;因此自小我就有了一种优越感存在于我的性格中;尽管那时我并不知道我的祖宗是怎样一个伟大的人!后来随着我慢慢的长大,在书中一次次看到了他几千年前的身影;我知道了他是如何的伟大,也知道了我是他的后嗣只不过是在牵强附会!但是我宁可自欺欺人,仍然将他当作我的祖先看;所以无论在哪儿,只要有人问我姓名时我都会骄傲的对他说:“我姓‘屈’,屈原的‘屈’…”本以为我这样会多少的沾上屈原的一点光辉;可是经常得到的却是不屑和嘲讽!他们不是在嘲讽我,而是我的“祖先”(我并没对他们说);“噢,就是那个跳水的是吧…”他们自以为很博学对我说;还有的还会发表更多的感叹:“你说屈原他是不是有毛病,活的好好的干嘛往水里跳;肯定是脑子有毛病…”起初我听到了会很愤怒的和他们争论,到后来我也不争了;因为向这样讽刺他的无知者太多了!所以我只能沉默,因此我也不再说:“我姓‘屈’,屈原的‘屈’…”我怕他再因我而受到人们的污辱!但是嘲讽与污辱声却并未因此而停歇;
端午的到来更是让屈原成了人们污辱和嘲讽的谈资;张三说:“你们晓的不,据说这端午节是纪念那个脑子有问题想不开跳江死了的屈原而来的咧…”李四:“是呀,不过说回来他跳的还真他吗的值;搞的我还有天假放,如果再多跳几个就好了…”王五:“那好呀,什么时候等你要死了的时候也去跳江了算了,说不定后世还会感谢你给他们多挣了天假了…”
对此我十分费解;我们所记住的为什么屈原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情操;不是他“玉可碎不可辱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的烈士豪情;不是他以“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不是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才有了后来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才有每年端午全国人民自发的将粽子向雨似的扔入江中,为的只是不让江里的鱼碰伟人的尸体;因为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所以我们中华儿女世代敬仰将其传颂至今;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后我们才不会被任何外邦邻国所征服;而国家正式将其定为国假也定是想让我们去膜拜和传承伟人的精神;可是待到今天他已成为我们的笑柄……
前一篇:[为何提款机里会频频吐出假钞?]
后一篇:[教育,你欲将双手迎向何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