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尼亚美)-贝宁(科托努)铁路
2013年11月,波洛莱集团、尼日尔政府和贝宁政府签署了尼亚美-科托努铁路项目议定书,同意共建并运营科托努-多索-尼亚美铁路项目。该项目是“科特努-尼亚美-瓦加杜古-阿比让”四国(贝宁、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铁路环线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总长约1050公里,建设成本预计为10亿欧元。科托努-尼亚美路段分为科托努至帕拉库(贝宁)和帕拉库至尼亚美两部分。根据协定,法国波洛莱(Bolloré)集团先期投资承建尼亚美至多索路段,该段计划融资700亿西非法郎(约合1.07亿欧元),其中波洛莱集团出资40%,尼日尔和贝宁两国政府各出资10%,两国私人投资各占20%。
2014年4月7日,尼亚美至多索143公里路段开工建设,但受制于融资情况,该路段仅为客运线,且采用了米轨标准铺设。2016年1月29日,该路段铁路建设正式竣工,最终造价为1.42亿欧元,结束了尼境内无铁路的历史。项目建设期间,波洛莱集团于2015年8月13日与尼日尔、贝宁两国政府签署“尼亚美-科托努”铁路项目建设和特许经营协议,就项目施工、有关约定和波洛莱公司收益等事项做出最终规定。但在2015年11月初,该项目受到法国公司Geftarail和贝宁公司Petrolin集团的侵权诉讼。根据科托努法院11月19日裁决,波洛莱集团应停止贝宁至尼日尔铁路运输联营体(OCBN)内的所有项目施工。
贝宁与尼日尔交通匮乏,这项铁路计划对两国经济具备战略意义。上个月,贝宁政府要求竞标成功的贝宁佩特洛林和法国铁路建筑公司波洛莱集团从上述铁路建设计划中撤标。
按照国土面积排名,尼日尔是非洲第六大国家和世界上第四大内陆国,国土面积超过126万平方公里,人口2067.3万。尼日尔的进出口货物主要经科托努、拉各斯和洛美等邻国港口转运和空运,而且尼日尔没有直接通往这些港口的铁路线。因此,尼亚美到科托努的铁路对于尼日尔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尼日尔获得出海港口的生命线。
布基纳法索也是西非的内陆国,45%的进出口货物需要通过铁路运至科特迪瓦的港口阿比让。该段铁路急需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速,因此也是西非铁路环线需要重点修复的部分。
尼亚美(Niamey)是非洲中西部尼日尔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国土西南部尼日尔河左岸,在当地哲尔马语中,“尼亚美”意为“母亲汲水的河岸”。人口约100万。
尼亚美原系一小渔村,1926年成为尼日尔首府后即迅速发展起来。1960年尼日尔独立时成为首都。总统府、政府办公大楼和国民议会大厦均建于此。
35公里,是其外港。人口761137人(2006年)。十九世纪曾为法国殖民者军事据点,1890年毁于火灾。1965年建成现代化深水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部分政府机关设此。
Ébrié)沿岸,包括阿比让半岛和潟湖中的小巴萨姆岛(Petit-Bassam)等,相互之间以桥梁和铁路连结。阿比让-瓦加杜古铁路科境内段为科唯一一条铁路,总长630公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