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铁路
阿拉斯加铁路建于约1915年,阿拉斯加铁路20世纪期间为阿拉斯加的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由北太平洋开始连接苏厄德通过阿拉斯加中南部至阿拉斯加内陆,通过安克雷奇、伊克卢特纳、瓦希拉、塔基特纳、迪纳利与费尔班克斯,全长470英里(约760公里),另有支线通往惠蒂尔、帕尔默及北极。阿拉斯加铁路轨道服务的城市、市镇、村庄和地区称为“铁路带”,然而近年不断改善的柏油公路系统开始减低铁路在阿拉斯加经济的重要性。
铁路在阿拉斯加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将货物运往阿拉斯加,同时也将天然资源南运。乘客列车则主要是夏天旅游时服务。
阿拉斯加铁路也是北美洲最后使用守车的铁路,在部分碎石列车仍然使用。它继续提供美国境内最后的要求停车的铁路线。塔基特纳以北近60英哩的轨道仍无法以道路通过,铁路提供该处郊区家庭唯一的交通运输。1970年代公园公路兴建以前,铁路沿线几乎只有铁路本身可以使用。
安克雷奇
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位于阿拉斯加中南部。安克雷奇出现在1914年的城市规划中,原先是作为1914年至1923年间建造的阿拉斯加铁路(Alaska
Railroad)的铁路港口,因此安克雷奇迅速的成为了一个帐篷城。安克雷奇在1920年11月23日被整合成都市。在1920年代时,铁路四周已成为商业中心。随着空中交通与军事在1930年代-1950年代的发展,安克雷奇于是大幅度的成长,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梅里尔机场于1931年开幕,而安克雷奇国际机场(ANC)则在1951年启用。艾尔曼多空军基地(Elmendorf
Air Force Base)及李察森要塞(Fort
Richardson)于1940年代建设完成,并在普拉多湾发现石油之前成为安克雷奇主要的经济来源。并因2005年的基地重组和
关闭法案而合并成艾尔曼多-李察森联合空军基地。
Railroad)的铁路港口,因此安克雷奇迅速的成为了一个帐篷城。安克雷奇在1920年11月23日被整合成都市。在1920年代时,铁路四周已成为商业中心。随着空中交通与军事在1930年代-1950年代的发展,安克雷奇于是大幅度的成长,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梅里尔机场于1931年开幕,而安克雷奇国际机场(ANC)则在1951年启用。艾尔曼多空军基地(Elmendorf
Air Force Base)及李察森要塞(Fort
Richardson)于1940年代建设完成,并在普拉多湾发现石油之前成为安克雷奇主要的经济来源。并因2005年的基地重组和
关闭法案而合并成艾尔曼多-李察森联合空军基地。
1964年3月27日安克雷奇遭到矩震级9.2级的耶稣受难日地震袭击,造成115人死亡与18亿美元(以2007币值)的损失。耶稣受难日地震历时5分钟,对地震来说算很久。大多数倒下的建筑物在前几分钟还是完好的,但因反复的扭曲而倒下。本次地震是世界历史有纪录以来第二强大的地震。安克雷奇在1960年代才完全重建。
普拉多湾在1968年发现了石油,因此也带动了安克雷奇进一步的发展。安克雷奇在1975年与格伍德(Girdwood)、鹰河镇(Eagle
River)、林- 阿尔卑斯山(Glen-Alps)
及其他几个社区合并。这次合并扩大了城市的范围,官方称为安克雷奇自治市。安克雷奇在1980年代继续发展,而且进行了基本建设与城市的美化运动。
River)、林- 阿尔卑斯山(Glen-Alps)
及其他几个社区合并。这次合并扩大了城市的范围,官方称为安克雷奇自治市。安克雷奇在1980年代继续发展,而且进行了基本建设与城市的美化运动。
费尔班克斯(英语:Fairbanks)是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北极星自治市镇一个具自治地位的城市,是该州第二大城市、阿拉斯加内陆地区最大的城市。该城市是阿拉斯加州中央东部的城市。临切纳河(Chena
River)。1902年因淘金而兴,1903年设建制。南距安克拉治约400公里,两城间并有铁路相连接。人口约3万(1990年)。位处高纬度,是北美洲最接近北极圈的主要城市。冬寒且漫长,夏凉而短,并有永昼与永夜的现象,目前是美军在阿拉斯加的重要据点,并有输油管路经过。
River)。1902年因淘金而兴,1903年设建制。南距安克拉治约400公里,两城间并有铁路相连接。人口约3万(1990年)。位处高纬度,是北美洲最接近北极圈的主要城市。冬寒且漫长,夏凉而短,并有永昼与永夜的现象,目前是美军在阿拉斯加的重要据点,并有输油管路经过。
2005年估计人口为31,324人。
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阿拉斯加大学系统内最早成立的;也是阿拉斯加州最老的大学。
Alaska Fairbanks),阿拉斯加大学系统内最早成立的;也是阿拉斯加州最老的大学。
前一篇:各省的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
后一篇:中欧公路中国段竣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