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它说:人作为群居动物,有很多人都是’没人陪不能出门星人,不论做啥都希望有人陪,以下这些事情你做过几件?你能忍受到第几级呢?
http://ww1/large/5ce05256jw1eu91s39p38j20gr0mc0ws.jpg
第一级,一个人去逛超市。
第二级,一个人去快餐厅。
我本以为以上这两个根本不是级别吧,从小到大,一个人去超市和快餐厅是随时都会做的事。一个人逛超市可以不用选择困难,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特意去得到另一个人的认同。而一个人去吃快餐就为了节约时间,两个人以上边吃边聊天,太耽误时间。
却不想,当我把测试转到朋友圈,还真有人会说没有人陪他们去逛超市和吃快餐,就觉得寂寞。大约是我独立惯了,完全无感。
从第三级开始,才有了寂寞的感觉。
一个人去咖啡厅,一个人去看电影。好吧,这两点我也做过,一个人去咖啡厅是为了找个角落,看着窗外过往不息的人群,打开电脑写小说,后来发现其实根本不能静下心,于是作罢。看电影是经常性一个人,因为不太喜欢约人等人,往往都是突然想看电影,从app上搜一个最近时间的就去看,一个人对着屏幕喜怒哀乐,可以很尽兴。
记得第一次一个人看电影,是在初中,坐在第四排最左边的位置看了场《泰坦尼克》,从头哭到尾啊。那好像也是我第一次进电影院,是不是注定我这一辈子都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呢?(笑)
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去KTV,一个人看海,一个人去游乐园。
终于到了挑战寂寞的极限了,因为以上四件事,无论怎么想,两个人都比一个人快乐,吃火锅、KTV、去游乐园当然人越多越好,吃得多唱得尽兴玩得high,一个人去做这些事肯定是经历过什么悲伤的事吧。
再往下的终极挑战是: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做手术。
像我这种习惯性向往远方的人,从大学毕业就没安定过,一年就会搬一次家,还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搬家,告别一个渐渐熟悉了的城市,前往一个新鲜的地方,
我要告别那些用惯了的生活用品,告别这座城市相识的同事和朋友,告别收拾得空空的房间,告别街道、小贩、马路、绿树……
这种搬家没有人会陪同,没有人会在月台与你告别,没有人会在新的城市欢迎你的到来,我只是一个人背着背包拖着行李箱,坐上飞机、火车从A城到B城,到了B城从0开始新的生活,入住新的住宅、结实新的同事、朋友,慢慢熟悉它。
生平第一次有人陪同,从长沙夜班火车到达广州,一路硬座,她舍不得我的离开,她怕我会寂寞,在行李箱上搭一把手,与我相伴去寻了新的住宅,一同触摸这座陌生城市的脉搏。这份人情债太重,我记一生,却再难还。
也许就是这种习惯性向往远方的个性,让我明白凡事只有靠自己。曾遇突如其来大病,需要全身麻醉做手术,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叫救护车一个人在手术单上签字一个人面对一屋子的白大褂一个人在麻醉清醒后寂寞地坐在输液室吊水。
那时的我不是不希望有人陪,而是因为才与感情分手,一下子变成为了这个熟悉的城市的陌生人,虽然她急切地说要来陪我一同面对病魔,但感情断了便是断了,没等病好,我就匆匆告别了那座城市,告别一段不想再记起的伤感。
在一个城市,当个陌生人的感觉,很寂寞。
当这十个级别都经历过的我,是不是百毒不侵了?我觉得还不够,至少,这里没有提到一个人旅行。
若是你习惯一个人去旅行,会发现,上面这十条都不算个事儿。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这十个级别天天都在发生,有更多更多一个人根本面对不了的问题,都在上演,需要靠你一个人去应付去处理,哪怕是逞强也要面对,因为没有人可以帮到你。
曾在菲律宾潜水时,突然看到氧气不够,正准备往上游时,面镜又被一个大屁股的新手给踢掉了,眼前一黑,紧张得同时,呼吸完全乱了,只听见耳边空灵如死寂一般的海底二十米的声音。
若是在陆地哪怕是海面,至少可以呼救,但在海底,嘴根本张不开,面镜又不知道被踢到哪里去了,眼睛睁不开鼻子也暴露在了水中,有种会不会在这里死掉的错觉。
当时的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冷静,但就是冷静不下来,直到听到我用呼吸管一声又一声的吸气呼气,才感应到了心跳的频率。
一个人可以很伟大,我微微眯着眼,用眼睫毛作为我的面镜,抬头,屏住气,快速向着光的地方游去。
当探出水面那一刻,因为用力过猛而被呛到,阳光直白地射进我的双眼,等着游轮过来接我的那段时间,我全身发冷地漂浮在海面。
努力地想一切能让我开心的事,比如刚才在水下看到的美丽景色,在陌生国度认识的新朋友,晚上要去品尝的美食,期待已久的爱情……
对于一个人的自救方式,就是不要自叹自怜,而要学会珍惜每一份快乐的时光,那些愉悦的感觉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它们都将变成一个人活下去的勇气,而且会变成黑暗里的一束束曙光。
http://ww1/large/5ce05256jw1eu91td99jvj20sg0lcgut.jpg
PS:感到寂寞难忍时,听一听刘若英吧。
http://ww3/large/5ce05256jw1etz7mw164tj20c30c7di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