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大餐不能少了“本山小品”这道菜

(2009-01-13 16:22:45)
标签:

路卫兵

春晚

赵本山

小品

文化

分类: 辣评世事

春晚大餐不能少了“本山小品”这道菜

 

春晚“大餐”无疑成为全国人民最为喜欢最为丰盛的一桌年夜饭。饭菜好吃与否,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五湖四海的国人在一起聚餐时的热闹喜庆。也有人说要取消春晚,我认为大可不必,我们一年到往各自奔波忙碌,难得聚在一起。试想还有哪一种形式能像春晚这样使我们如此的贴心,欢聚一堂呢?

 

春晚大餐逐年丰盛,各位编导煞费苦心,每次都力求饭菜的可口、新鲜以及品种的多样、齐全,挖空心思的力争每个人都满意。可是毕竟百人百味众口难调,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喜欢吃酸的人可能会感觉醋放得不够多;喜欢甜的人感觉糖料不够;喜欢清淡的人看来也许这次的盐不小心又放多了;有的山珍海味常吃,觉不出味道如何鲜美;有的逢年过节才打一顿牙祭,自然觉得鲜香无比。

 

饶是如此,春晚仍不失为一桌令人回味无穷的珍馐美味。而“本山小品”又可以说是近二十年的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本山的小品每次都以不同的形式让观众大饱“口”福,或色鲜,或香浓,或味美,总是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本山小品”之所以成为年夜饭的大菜主菜,当然和赵本山的喜剧天赋不无关系。此外还有五个原因。

一,赵本山是从民间成长起来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喜剧基础。赵最早是一名二人转演员,二人转本身就是以幽默搞笑见长的艺术形式,内容也来自田间地头,可以说是很贴近百姓生活的,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二,“本山小品”是和中国的喜剧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赵上春晚的第一个作品是1990年的《相亲》,之后几乎年年上(印象中只有94年一年未上)。80年代末正是相声逐渐走下坡路,喜剧面临存亡考验的时期,这时的赵本山无疑给春晚喜剧或者说中国喜剧打了一支强心剂,从而使中国的喜剧走出困境。赵本山的喜剧引领着中国喜剧潮流,并和中国喜剧一同成长,日臻成熟。所以总是被人们所期待。

 

三,赵本山是和春晚一起成长起来的。春晚年年有更新,年年有突破,“本山小品”也根据观众口味的变化而日益成熟,这是“本山小品”长盛不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其不容易被他人取代的原因之一。历年参加春晚的经验也是一笔创作的财富,就像专门的厨师知道主人的口味一样,这些经验主导着本山小品的表演走向。如果说《相亲》还稍显青涩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收放自如、表演凝练的赵本山。

 

四,“本山小品”有一支好的创作团队。这里面包括好的剧本、好的搭档,以及好的导演。好的剧本是“本山小品”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出色的小品剧本是很难做出出色表演的,即便是赵本山也不能。所以每次的剧本基本上都是为本山量身定做的。好的搭档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赵本山本事再大,一个人唱独角戏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红花还要绿叶扶,那才叫完美,特别是宋丹丹和范伟两个搭档,为“本山小品”增色不少。

 

五,幽默元素丰富多样。既有生活中的原味喜剧,也有土洋结合幽默;既有语言上的诙谐,也有形体上的搞笑;既有土得掉渣的笑话,也有时髦词汇的调侃。这些幽默元素的多样化给“本山小品”赢得了最广泛的观众。

 

赵本山的小品也还不是尽善尽美。

一是创作形象略显单一。其作品大部分是农村形象,且形象在性格上很相似。当然赵本山出身在农村熟识农村,在这方面突出无可厚非,做符合自己性格的本色表演也未尝不可,毕竟观众熟知并接受这种形象。

 

二是明显带有二人转的痕迹。不单是语言,还有形体动作,经常拿病残人士作为表演的对象,这从感情上讲,有点取笑病残人士,感觉上不太好,从表演上讲,有点二人转的“闹”和“俗”。

 

但是不管怎么说,“本山小品”的确已成为春晚大餐中的一道“硬菜”,有时作料多了,味浓;有时作料少了,略淡。但其终究是人们期待的“大件”,不上总觉得不够丰盛。就像94年春晚我们等到再见也没有见到本山,总感觉像是缺了点什么。(文/路卫兵)

                                                                              春晚大餐不能少了“本山小品”这道菜

 

作者声明:本博中的文章诗词均为路卫兵原创作品。未经本人许可,谢绝媒体转载。如需用稿

联系QQ:1071134860  MSN:luweibingmsn@live.cn   Email:luweibing@yeah.net 非诚勿扰)

 

春晚大餐不能少了“本山小品”这道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