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41个月25天 |
在女儿第一次受欺负时,一向同在教育大道上的我们首次出现了分歧,老公坚持“人不范我我不范人,人若范我我必范人”的原则,主张让女儿“还手”,勇敢得与对方“干一架”;而我遵循不能在女儿的内心世界播下“吃亏”的种子原则,更不能在女儿面前灌输“以牙还牙”的意识,主张培养辩理的能力,从中学会自我保护。可能由于受我的教育观念影响,女儿这段时间接两连三的受到不同年龄段小盆友的欺负,在苑里受到比她大两岁的男玩伴欺负,在提醒她再有下次的话,在不以牙还牙的原则上,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而我也出面与老师进行了沟通,如实得反映了情况。对于此次的欺负没有过多的小题大做,也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就在上星期六,女儿被一位比她小一岁多的小男孩受欺负,而且见到对方家长的“霸道、无理”时,我就开始苦闷起,纠结起,这也算是在育儿路上所遇到的真正瓶颈。
上周六,在体验一家新开的早教加游乐场所的过程中,一位比女儿小一岁多的小男孩在自己手上已经拿了一根高尔夫球杆的前提下,还伸手来“抢”女儿的手上的另一杆,第二次接触而还特新鲜的女儿,再见到小男孩手上已有一根的情况下,根本不放手,以至于两小孩子开始争起了“拨河比赛”,女儿边拨边说着:“要分享,要分享。”;而小男孩也边拨边大喊着:“给我,给我。”我怕女儿在拨的过程中如一松手,可能会由于惯性让小男孩而一屁股往后倒,所以赶紧上前解决,边向男孩解释边请求他放手。在我上前帮助的时候,小男孩的父母也前来处理。坚持了十多秒后,小男孩紧握的小手终于被父母而松开,同时,开始他的眼泪加鼻涕。感觉事件平息,而就在我帮女儿去捡球时,在女儿不防备的情况下,大声哭泣的小男孩用自己手上的一根杆子狠狠打向了女儿的右脸上,女儿赶紧用小手捂住被打到的方位。见到女儿想哭而却竭力来控制自己情绪那委屈的表情时,再看看动手打人的父母还是竭尽全力哄自家的孩子,装做没见到儿子打人的一幕时,作为女儿保护者的我,在一时想不通的时间段内就责问对方:“怎么可以动手打人呢?!”当我话音未落时,对方母亲就理直气壮得回复:“不就打了一下。”听到这回复,我当时就当头一击啊!再想想,孩子动手而作为家长既没有主动询问女儿被打的情况,也没有让孩子向女儿说声对不起,还是如此的理直气壮,这时的我是越想越想不通,就抛下一话,“有其母必有其子,还好今天没打出人命来,不然事情就大了。”那母亲更加发彪,回复:“打出人命我出钱陪。”凭她这两句回话,让我受两次打击,我更没话好说了,这时,工作人员也前来处理,我也因为要去跟上女儿再加对这母亲也没什么话好讲,就忍气吞声地走远了。
事后,我告诉老公,他的第一句就是,“你真傻,当时为什么不叫女儿打回来呢?”当时,我是有让女儿还手的念头,可想想,当女儿还手时,对方的父母应该早有防备,会在第一时间帮孩子,这样女儿的还手达不到我们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手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况且对于这么不讲理的母亲我没必要再费口舌,更没必要鼓励女儿去费力量。但老公的一句“你真傻”让我傻得纠结,不断的责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所主张的教育观念而导致女儿平凡的受欺负?虽然我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还与我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但在这平凡受欺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原则吗?是该不该改变一下我的教育观念,而倾向于老公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因为女儿多次的默默忍受,从而导致她性格上的懦弱,等长大以后就不会有能力去维护自己应的利益,让女儿表现勇于反抗和勇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性格还是继续保持懦弱的表现?教育女儿是持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也不能一味地委屈自己啊?
纠结啊!在女儿受欺负时我到底该不该教她还手?各位麻麻,你们是如何教育的,请大家能多提宝贵的建议,谢谢!
前一篇: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父母的呵护
后一篇:兴趣班改变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