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砂掌》在健身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杨永老师著

(2008-11-12 19:24:09)
标签:

减肥

健康

健身

美容

气功

人生

时尚

瘦身

武术

休闲

杨永

养气功

养生

朱砂掌

分类: 杨永老师及朱砂掌功介绍

 我所发表、传授的家传《朱砂掌》经过多年的习练、体验、深化、悟解、破译,和广大练习者的实践、参悟、例证,充分肯定了:在健身方面,确能“增智开慧、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请参阅拙著《朱砂掌健身养生功》。在武学方面确是各家各派应练的基础功法,也是练出形意之力、八卦之妙、太极之魂的好功法。那么《朱砂掌》为什么能有这么大、这么多、这么好的效能呢?在健身方面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领会:

1凝神入静
  在练习"朱砂掌"时全身心地投入练功境界中,正如"朱砂掌歌"中所说,"吸合松柔,呼开紧硬"。吸气时"息息归根",呼气时"力撑八极"。意念集中,虑不暇思,丢掉了一切胡乱琐事,使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组织相对静化,不受其它思虑干扰,则有益于健康。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焉,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还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朱砂掌》十个动作完全顺乎自然法则,人身的生理活动规律。明《医先》著者王叉禄说:"一切病皆生于心,心神安泰,病从何生"。元代李东垣《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喜怒忿悲忧思恐惧,皆损元气"。《朱砂掌》的要领、要求皆合乎先哲、医家论述,何能不收到增慧开智、强身健体的效果。况且"朱砂掌功"十个动作皆系"阴阳转结,刚柔相承"。《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更多方面地说明《朱砂掌》本身是一种科学的功夫,是合乎哲理医理的好功法。更何况从练习次数上,我还强调结合自己身体状况由少渐多,一般以10~12次为宜,这也合乎天干地支之数。在用力上则要注意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决不能蛮干硬来。皆和于术数之理。从上可以清楚地领会到,在练习《朱砂掌》过程中高度浸沉在凝神入静中,能使神经系统得到很好地修补、改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物理化学反应优化,促进开智增慧、身体康泰、消除疾病、延年益寿。

2、舒经活络
  经络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脉和络脉总称经络,它们在人体中组成网络结构。经脉较大,贯串人身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主干,其中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有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乔脉、阳乔脉。络脉则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等。十二经脉循行于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肢节,运行气血,协调身体各部的活动,经脉畅通,气血调和,则能营养全身,以利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使筋骨强壮、身体健康。如果经脉不能畅通,气血活动失调,就可能发生疾病。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云:"黄帝日:经脉考,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中医有"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论述。我国养生家所谓"小周天",;就是说使任督二脉通畅顺达。所谓通"大周天",就是指十二正经通畅顺达,气血能通达四肢末梢,这样就能祛病健身,提高免疫功能。《朱砂掌》十个动作中都要求"吸合松柔、呼开紧硬"。吸时息息归根,呼时手指用力、脚趾抓地,头微顶,并且四肢、身躯螺旋滚动,这就反复、多次、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触及、活动、撑按、抻拉、拧转着这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等等,使之经络康健、畅通,和顺,营卫二气顺达,推动气血运行,保持各个器官功能的完善,能很好地协调身体各部的活动,从而使身体康泰,各个器官功能良好,神经系统优化,敏感性强,反映快速,动作敏捷,防病去病,健康长寿。

3、周流气血
一个人的身体好坏、健康与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气血周流,微循环及经络顺畅可使气血运行良好。气血调和,则能营养全身。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部位、各个器官、各个脏腑、各个细胞,并且把其使闻过的血液送回心脏。清石寿棠在其《E原》中讲:"夫人周身经络,皆根于心,而上通于肺,以囤于下,如树之有根、有干、有枝,百体内外,一气流通,运行血脉,以相出入。《经》故曰心生血,又曰诸脉皆属于心。按经络功用不同,隐见亦异。《经》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盖经脉主发血,由脏腑而外行,近筋骨,故肌肉厚处按之便不觉跳动。络脉主回血,由外而还行脏腑,近肌肉,故易见,兰色无脉者皆是。经脉由里而外,其气旺,旺则行速,速则有血有脉,其血赤。络脉由外而里,其气缓,缓则行迟,迟则有血无脉,其血紫。西学所谓生血管者,经是也。回血管者,络是也。"以此周而复始,通流便利,则能身体康泰。反之气血不通,运转迟滞、发生障碍,甚至堵塞,身体组织不能及时获取营养,则会发生疾病、病变、坏死。如颈部气血不通,气血不能上行,就会头昏,堵塞了就成血栓。不能上达于脑,则会脑萎缩,出现脑血栓,脑溢血,甚至死亡。脚腿气血不通,则会出现脉管炎,或下肢血栓。五脏六腑莫不如是。《朱砂掌功》吸合松柔,呼开紧硬,吸时息息归根,呼时气贯四肢末梢,即脚趾用力抓地,手指用力外推。这样一松一紧,就有助于促使、加强气血更好地往复流通,畅达无阻,微循环良好。正如形意拳家李洛能老前辈所云:"一呼百脉皆开,一吸百脉皆闭"。不仅如此,《朱砂掌功》姿势多样,四正四隅,上下按撑、左右相分、前後推拉、抖扭侧拽、反转歪拧、穿动旋摸,可以触及到整个经络系统的各个部位,使气血在这一网络中更好地环周不休地运行,输送营养,带走废料,新陈代谢良好,这样自然有助于身体健康。再加上螺旋缠丝,全身圆活滚动,全身各部无不触及,自然获益非浅。以我自身而论,每日写字、看书、用电脑、写文章,经过锻炼,气血周流良好,全身没有任何疼痛之感。就以头部而论,又加上梳头等动作,年将80,仍白发不多,脱落的很少,无头昏头疼现象。

4、柔筋活骨
  骨是有机体内部最坚固的结构,在有机体生活中起机械作用。平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骨连结将全身各骨连结成骨胳,构成人体的支架。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关节囊、韧带、肌肉等联结起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也随之老化,会出现缺丐、骨质疏松等病症,骨头内部的造血功能减弱,骨头与骨头之间的结缔组织、、韧带等退化,肌肉痉缩。而中医谓之筋出现僵硬、委缩现象。所以有些老人如不注意营养和锻炼,常常会骨瘦如柴,身上这痛那痛,摔一下就折胳臂断腿,,还有的胳臂腿不能伸直,腰弯不下去等现家。因此老年人更要注意筋骨的锻炼,使之筋柔骨健,延缓推迟其老化和萎缩,避兔上述现象的发生。《朱砂掌》10个动作申都育含着伸筋拨骨、拧筋转骨的内涵。使筋骨得到这种特妹的锻练活动,如"朱砂掌功歌中所云"吸合松柔、呼开紧硬,周身一家,表里包容","收放螺旋、来去皆同,揉筋活骨、抻拨力增","左旋右转、抖侧纵横,拧筋转骨,八面相撑"。通过这样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的摊、拉、拽、拨、松、转、拧、揉,就能推迟和延缓其老化,保持筋骨、肌肉的活力,使之腰背挺拨,头顶项直,手脚灵活,行动快敏,不出现弯腰驼背、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举止迟缓的现象。正由于我坚持练习《朱砂掌功》,所以至今仍是身体挺直,走路不拖拖拉拉,还能并足直腿双手下按触地,也还能做《锦八手》的动作。当然赶不上年青时的发力和迅捷了。

5、按摩脏腑
  脏腑是指人体内的脏器,脏是贮藏的意思,脏有五:即心、肝、脾、肺、肾。腑是府库的意思,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腑脏功能的反映。五脏六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不论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为此脏俯健康与否与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朱砂掌功》一吸一呼、一合一开、一松一紧、一柔一刚,不仅外形如此、身体内部的各个部位、各个器官、五脏六腑,莫不受到触及、揉动、鼓荡、按摩。《朱砂掌歌》中讲的很清楚,"吸合松柔、呼开紧硬,周身一家,表里包容"。它对各个脏腑器官都加大了活动,加强了有节律的运动,合理的张驰、重复按摩,更好地有助于气血周流,保持脏腑器官的健康和活力,从而有改善着、强化着其功能的作周,如肺部吸气时全身放松,胸膜腔负压增大,呼气肘全身绷紧,胸膜腔负压减小,而深呼吸更加大了这种变化。《朱砂掌歌》云:"吸气归根",呼气时"气贯四梢,力撑八极",这就加大、加强了肺功能的活动。《朱砂掌》的一吸一呼,动作上的一松一紧是一种有节律的运动,这对调节心脏活动,改善、强化心脏功能也郡起着很好的作用。胃也是如此,通过全身内外的一松一紧,也使胃加大了、加强了运动,从而更好地使胃璧肌肉收缩和蠕动,能很好地消化,供给营养。所以习练《朱砂掌功》的人,普遍反映吃饭香、量增加,精力充沛。当然此功对肝、胆、脾、胰等其它脏腑均有着按摩作用,使诸脏腑得到调理、治疗、改善,健康,更好地在人体中发挥看重要作用。

6、运动脊肾
  脊柱是构成人体的中轴,由椎骨和椎间盘组成,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并附着许多肌肉,中有脊髓。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是各种种经元集中的部位。脊髓是仅次于大脑的第二级神经中抠。有的认为脊柱是人体的控制器。脊柱如果发生病变,就会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还有自主神经系统与内脏活动有密切关系。背脊在解剖神经分布、内脏与体表相关诸方面具有与人体其它部位完全不同的特点。故又有脊背是人类的第二内脏"的说法。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督脉主干线贯脊行于腰背部中间足太阳膀胱经全脉左右分衍于脊柱两侧。很多重要俞穴均在脊柱和两侧,如脊柱从大椎说起,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申枢、脊申、悬枢、命门、腰阻关、上谬、次谬、申谬、下谬、腰俞、长强。膀恍经上的俞穴,如大门、风门、肺俞、撅阴俞、心俞、督俞、隔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恍俞、中替俞、白环俞。这些俞穴与内脏均有密切关系。又《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岳武穆《九要论》说:"背脊十四节为肾位,分五脏而总系于脊,脊通一身骨髓,而腰为两肾之本位,故肾为先天第一,尤为诸脏之源,故肾水足,而金木水火土咸有生机"。张介宾说:"肾有两杖,形如斑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下条趋肾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如半手许,中有两穴,是肾带经过处,上行脊髓至脑中,连于髓海"。可见腰肾之重要,,而《朱砂掌》"虎部"每式都讲求身直立、脚抓地、手用力、力撑八极、头微顶,这样自然触及整个背脊。得到抻拉撑拨,特别是龙部,左旋右转、斜押侧拽、拧身扭腰,俯仰张背,每个动作无不触动、旋转腰肾,脊拄的各个骨节,活动中枢神经,使各种障碍得到消除,保持活动自知,不会生长骨刺、出现腰尖盘突出,减少或延缓肾功能衰退,出现尿毒症等病,从而会使脊肾健康、行动敏捷、髓丰脑健,增智开慧。另外每个俞穴都能得到按摩,触动,如此天长日久怎能不获益良多。

7、强健九窍
  人身九窍是人生命、生活中必须有的东西。九窍就是人头上的七窍,眼、鼻、耳、口,加上前阴和肛门。其中有的丧失了功能就会给人带来苦痛,生活质量下降,有的会使人难以生存。当然五脏六腑都与九窍有关,妨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口,肾、膀恍与尿道有关,大小肠与大便有关,这些脏腑的健康与否直接与此九窍有关。此外《朱砂掌》功法要领中还强调"叩齿瞪目"、"收肛实腹",这还直接地加强着对九窍的锻炼。如叩齿直接锻炼牙齿,牙齿坚固自然会吃东西得益,有利进食。瞪目,吸气时眼睛放松回收,呼气时瞪目看远,眼球、眼部肌群、血管,一松一紧,使之得以活动,输送营养,加之向前、间后、左右、高低、斜侧等望去,使视线、焦距不同的变化,对眼晴保持良好状态都非常有益。所以对近视、远视、飞蚊、双影等均有改善和显效。又如收肛实腹,吸气时腹部放松、肛门也松下来,而呼气时收肛,腹部也紧起来。这就使肛门得到一松一紧的锻炼、活动,所以长期练习《朱砂掌》能治疗痔疮和肛裂。还有在收肛胸同时还会触动前阴,使生殖系统得到活动,有助于保持青春活力。实腹则可使大小肠、膀恍、尿道得到蠕动、按摩,对排便、排尿都有好处。所以说有"强健九窍"的作用。

8、壮体美容
  从前面几方面不难看到通过练功可以收到"增智开慧、强身健钵、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人的头脑清晰,记忆良好,思维敏捷,反映快速,耳聪目明,二便通利,五脏六腑,功能良好,肾脏健康,营养全身,营卫充盈,气血周流,代谢合度,兔疫力强,,身型挺拔,发育健美,腰腿灵活,动作利落,身体康泰,老当益壮。更何况全身上下,里里外外,一松一紧的反复运动,便肌肉松能松下来,柔软而有弹性,紧能紧得起来,坚硬过人,线条显露,使人看得出是内强外壮,结实有力。我在过去就讲过,通过《朱砂掌功》的练习可练出"金钢之钵、罗汉之身"。不仅如此,通过练功还能美化容颜,精神倍增,神彩奕奕,光彩照人。从上述中可以看到,人是一个整体,通过上述锻炼,周流气血,按摩脏腑,运动脊肾,身体强健,自然就是精足、气满、神溢。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朱砂掌功》本身就是意、气、形、精、神、力的全面锻炼。所谓有神就是精神饱满,旺盛。人体的形态、眼神、面容、言谈举止,无不蕴含看神。换句话说,凡流露于外的"形证",即通常所说的"神气"。人的五脏六腑与人的容颜有密切关系。中医有"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皮毛"。所以《朱砂掌》有美化容颜的作用。故而第八点是"壮体美容"。当然以上几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单独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人身是一个整体,在这里只是分成几个方面阐述吧了。总之是意、气、形、精、神、力全面锻炼的上乘功法。另外由于自己的水平所限、知识面不广、医学懂得不探,在阐述上还不够透彻,在解释上还可能有不妥之处,望同道、医家、学者,给予批评、纠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