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否,让学生自由选择
(2009-03-30 13:48:08)
标签:
就业教育高中毕业生高考农村学生重庆 |
分类: 吴钩无语--社会民生 |
高考与否,让学生自由选择
舆论正在热议重庆一万余名高中生放弃参加高考的事情。因为重庆招办发布的信息中强调了弃考学生以农村学生居多,网络上的舆论以愤怒和不平者居多,也有声称读了这类报道心中不知是啥滋味的。
吴钩无语本不想参与说话,因为这是极其平常的一件事情,根本就没啥大不了的,但看到这种意见,忽然有种怕更多读者被情绪化的舆论所误导的感觉,于是也就说几句吧。
首先,这是一篇哗众取宠的报道。每年都有许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也有不少学生不参加,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和个人的选择现象。至于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本身数量就要多些——我国的主要人口还是农村多于城市,那农村学生报考和弃考的也必然多些。如是,有何必要把它夸张出来说事吗?根本没有必要。
其次,一万高中毕业生弃考,人数惊人吗?单看确实惊人。但是,一旦把这个数字放到今年重庆高中毕业生总数里去,就不惊人了。据信息披露,今年重庆报考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9.6万人,加上弃考的1万多人,大约是20万人多一点,如此算来,弃考学生大致占到毕业学生总数的5%左右。按照目前的高考录取比例,如重庆此类地区大约是60%--70%的报考学生可以被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录取,还有30—40%的学生会被淘汰出局。这样,如果有5%的学生提前放弃参加高考,无疑属于正常范围,不值得大惊小怪。
第三,就我们目前实行的高考制度而言,就是要通过高考淘汰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在完成高中学业以后就走上个工作岗位成为最基层的劳动者,而让那部分考上了大学的学生成为另一个层面的劳动者。所以,5%的学生放弃高考而直接走上社会寻找工作,是一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
第四,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能力,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自主的选择是否参加高考——分明属于这几种能力之中的内容。然而,令人惊讶的倒是,现在学生们自己选择了,许多“专家”、“评论家”却反过来怀疑了,怀疑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个事件反映出,专家和评论家们落后了,落后于当代学生的认识水平,所以才洋洋洒洒的大肆分析其间的严重原因,把问题说得严重异常。可笑的是,平时专家们一直在说,高中毕业生选择未来并非只有高考一条路,但事到临头,又只有那一条路了,不走那条路就有问题了。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弃考的学生中,有一些是因为家庭贫困,有一些是因为条件不很好,有一些也是可能考得上大学的,但绝不是全部。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来解决一些费用问题。目前的高校中,已经有许多这样的大学生。
总之,社会应该关心高中生弃考现象,但不应该危言耸听。吴钩无语觉得特别应该提示的是,我们必须充分给高中毕业生以选择的自主权,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道理——即高中毕业生百分之百的参加高考,否则就真的会有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