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424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短理财产品收益率诱人

(2012-08-31 10:21:49)
标签:

来源:海峡健康导报

本报记者

林喜芳

    统计显示,7月份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6%,高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上限。记者获悉,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理财市场的重头戏。
   “产品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素以高流动性著称,其实,相比1年期以内的存款,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一样极具竞争力。”招商银行福州五四支行贵宾理财经理林苍郁建议,投资者选择该类产品管理短期闲置资金,不仅能避免由于资金闲置而造成的损失,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保持了资金良好的流动性。

超短期产品具备双重优势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1-7月银行理财市场总共发行了16659款理财产品,其中,产品期限在1个月以内(31天)及投资期限可以在1个月以内的开放式和滚动型产品共912款,加上之前已发行的但未到期的开放式和滚动型产品,投资者可以选择用以管理短期闲置资金的产品实际多于这个数。
     从产品收益率来看,7月该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6%,高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上限。
     林苍郁说,超短期理财产品最大的优势还是期限的灵活性,从3天到31天的产品,加上可每日进行申购和赎回的开放式产品,通过合理地配置,该类产品几乎可以满足1个月以内所有的投资期限需求。
     统计显示,期限为1个月(30和31天)、1周(7天)、双周(14和15天)和3天的产品数量较多,分别为383款、166款、80款和79款,占超短期理财产品总数的比分别为 42.00%、18.20%、8.77%和8.66%。
    从目前依然存在的超短期产品系列来看,这类产品的发行已经常态化和系列化,发行时间主要根据产品的接续需要而定,从而消除了银行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的嫌疑,这也是现存产品系列在监管层对超短期产品严密监管下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该类产品不仅可以向有短期资金头寸的投资者提供保值增值的渠道,同时增强了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期限和流动性安排方面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根据自身资金需求选择产品
    林苍郁指出,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很高、且资金数额较大的市民来说,超短期理财产品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由于此类产品最大的卖点在于流动性强,所以消费者务必要根据自身资金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而不要一味追求产品收益。同时,还需要弄清楚该款产品是按日计息还是按理财期限计息,以根据对资金流动性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这类理财产品有按产品期限计息和每日计息的不同方式。市民需要分清楚所购买的产品是按何种方式计息。如果是按日计息的产品,其流动性是最好的,但收益可能不及按理财期限计息的产品。

注重“隐形投资期”和购买时机
  林苍郁说,由于理财资金在产品的发行期和回款期有一个闲置期,在此期间,资金收益仅为活期利率,投资者在购买时还需掌握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及到账时间,货比三家,了解清楚产品是否合算再行买进。对于手头资金使用时间有较准确把握的投资者,选择相对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更高。
   “除了一些有明确规定可以提前赎回的理财产品外,一般理财产品尤其是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不能提前变现。”林苍郁说,因此,投资者应合理安排资金,谨慎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对于购买的时机,投资者通过一段时期观察会发现,银行在一定时期会较密集发行多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多有起伏,对消费者来说,抓住时机,适时购买,才能真正实现“利益最大化”。

短中长合理配置流行混搭
    虽然超短期产品收益率高于中长期产品,但短期的理财产品不仅总是面临到期后再投资的问题,且会遇到很多“空窗期”,投资期结束后很可能没有高收益率的产品对接,只能作为活期存款放在账户上。所以选择表面看上去收益很高的产品,有时算下来收益率反而不高。
    因此,从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分散需要考虑,市民目前购买理财产品,最好选择不同期限的产品进行搭配,短期、中期和长期混搭,达到合适的配置和较好的流动性。提醒市民的是,一般银行有权在提前终止日单方面主动决定提前终止,但是投资者一般没有这样的权利,所以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钱能闲置多长时间。
   “理财产品‘混搭’其实就是将理财资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资期限中,同时兼顾理财收益和灵活两方面。”林苍郁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