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观孤独 老人也有心理问题

(2010-10-21 12:27:43)
标签:

老人

心理

健康

分类: 心海导航

13903

悲观孤独老人也有心理问题

专家:学会“移情”重拾生活情趣

□ 本报记者 黄宝灼 实习生吴祥强

 

指导专家: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心理治疗师 詹锦华
              福建省心理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永红
         福州阳光心理工作室主任林瑞龙 陈震平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少老年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记者采访了福州几位心理专家,他们认为,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社会地位下降以及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等。

 

同伴死亡导致心理悲观

    人到老年失去配偶的痛苦成了不少人必须直面的残酷事实。“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憾心灵的事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詹锦华说。
    詹锦华分析,老年人随着身体素质下降,味觉,听觉,体力也就下降,这时候就会感觉自己老了就没用了。再加之目睹身边同伴的死亡,情绪就会比较悲观,心身疾病也比较多(由于身体不健康,引起情绪的变化而产生心理疾病)。
    “老年人情绪易激动、易怒、易伤感,比较固执、偏执,他认定的东西,很难改变。所以心理上的变化就也就更容易引起身体上的疾病。”詹锦华说。
    王永红也认为:“老年人记忆逐渐衰退,身体素质下降,同伴死亡都会使其心理产生问题。老年人固执,对未来感到茫然,有需要关心,关怀感。所以,儿孙要对他们有耐心,慢慢开导。”

 

外表苍老引发情绪变化

    “当一个老人头发开始白了,牙齿也脱落了,就会让他自己感觉到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使他们感觉自己离死亡更近一步,引起心理急速变化。”詹锦华分析。
    詹锦华建议,对于这类的老年人,子女可以适当地带着他们去染染头发、装假牙之类的,让他们在外表上看起来年轻,心理的悲观情绪就会慢慢摆脱。

    “去一些老年学校或去公园参加健身舞,各种广场,多去交友,让他们心态年轻起来,也是很好的办法。”詹锦华说。
    陈震平认为,老年人出现心理空虚、孤独、失落感等心理疾病导致无法自我认同,应尽量开导他们去开拓群体生活,找到一种兴趣爱好,让自己有充实感,在与子女交流时要少介入子女的生活,和子女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

 

“空巢”成都市老人通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要使自己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老人们调整好心态尤其重要。詹锦华建议,老年人首先要会关爱自己,多接触外界,在社会上释放余热等。另外,学会自我调适,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也非常重要。
    詹锦华说,要消除老人孤独感,不要让老人展望未来,要让他们回忆年轻时美好的过去。退休了如果不融入一种对身心有益的活动(如去公园活动,棋馆,老人馆),就很容易让老人感觉到有社会不认同他的被遗弃感。
    林瑞龙认为,老年人多运动有助于延缓身体机能的下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能消除老人孤独感重拾自信心。
    “老人要有自己的圈子,子女多抽时间与老人相处,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林瑞龙说,“有不少老年人会整天唠唠叨叨,子女需要容忍,学会耐心倾听。”

 

老人要学会“移情”

    针对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詹锦华认为,老年人应从改变自身做起,要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学会转移注意力。
   “老年人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培养兴趣爱好。”王永红说,“比如,养花种草、练习书画、听音乐、打太极拳等,老年人每天即使只按计划做一两件小事,也会使一天的生活变得充实,身心从中得到愉悦。”
    亲情是抚慰老人心理的良方。詹锦华建议,子女多回家陪陪父母,即使工作忙、身居外地,也要争取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与老人聊聊天,及时掌握老人的心理及身体变化。另外,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老年夫妻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关心,增加亲密感。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对老人心理健康大有益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