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5
顽疾中医辩证施治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本报记者
黄宝灼
戴永辉:副主任医师,福州市第一医院康复科针灸室主任。现任福建省针灸协会理事、福州市针灸协会理事。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女性40岁以后,尤其在45—55岁之间,常会出现潮热、汗出、心悸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更年期反应。有资料显示,约87.5%的女性在更年期内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述症状,同时她们大多还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医学上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虽然众多女性为更年期所苦,但很多人并不知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中医学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针灸。中医学称这类病症为‘绝经前后诸症’,认为其发病多因肾气虚衰而致。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福州市第一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戴永辉说。
更年期综合征治疗要坚持
市民林女士今年49岁,平时脾气随和,工作认真,常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半年前,她月经开始变得无规律,有时两个月来一次,有时一个月来两次。常感胸部、颈部一阵阵发热。还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整夜睡不着觉,后来又出现阵发性潮红、潮热,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她怀疑自己是否得了病。渐渐地她和以往的朋友都不联系了,很少进行其它娱乐活动,最后她干脆辞职在家,整天卷缩在沙发角落,也不与家人交谈,慢慢地有了轻生的念头。
经人介绍,她来到福州市第一医院针灸科,在戴永辉用针灸治疗了2次后,她发现效果并不是太好,就不来了。后在家人朋友的慢慢劝说下,坚持了一个疗程,病情慢慢的好转了,于是她再也不用家人的陪同,自己就能主动的来就诊。“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并不是一两次就能件到效果的,一般要1—2周才可显效,治疗初期,病人一定要坚持就诊。”戴永辉提醒。
针灸治疗辨证施治
戴永辉分析,女性从7岁开始,以每7年为一个阶段,生理上会发生某些飞跃性的变化。年龄约到“七七”时,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慢开始绝经,出现很多衰老的迹象,这些都是更年期的征兆。
而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辨证施治”。比如有些女性偏阴虚体质,到了更年期易出现肝阳上亢、心血亏损等证,临床除表现月经紊乱外,常伴随有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而有的女性素体阳虚,肾阳失于温煦,则常致脾阳不足、痰气郁结,临床可伴随有脘腹胀满、乏力等症状,因此治疗时采用的穴位和针刺方法也是不同的。
戴永辉指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源于肾精亏乏,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应用的穴位有很多,常用的主穴有:肝俞、脾俞、肾俞、心俞、关元、中极、百会、神门、三阴交、肝肾阴虚型加太溪、太冲。脾肾阳虚型加血海、地机、气海、足三里、照海等,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一疗程后休息一周继续第二疗程。此外,通常还会给患者酌情配合其它疗法,如耳穴压丸法、艾灸法、拔罐法、穴位注射等方法,以加快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耳与经络和脏腑都有密切的联系,与五脏的生理和病理息息相关。所以,刺激耳窍具有益肾填精、调理冲任之功效。耳廓内有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应的点即耳穴,它包含了相对应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耳穴内分泌、卵巢、子宫都为生殖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器官组织在耳朵的缩影,与生殖内分泌功能息息相关。
警惕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不要以为尿裤子是小孩的“专利”,原来很多大人也深受其困扰——大笑笑出尿液来、半夜起床小便刚一坐起就禁不住尿到裤子里、公共场所控制不住小便只好垫上卫生巾……“这种尴尬的尿失禁现象是因为妇女绝经后,由于缺乏雌激素,导致尿道变薄,使通过尿道的阻力减小,就容易出现尿失禁。尤其是生过孩子的妇女中有过难产史或患有子宫脱垂、膀胱和尿道膨出的。”戴永辉分析。
“针灸疗法对于治疗尿失禁效果不错。”她介绍,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以健脾益肾、固摄升提为原则,以膀胱经、肾经、脾经和胃经穴位为主,这些穴位大多位于腹部、腰骶部和下肢,采用针刺、电针和灸疗等方法,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鼓舞脏腑之气,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恢复膀胱和尿道对尿液的控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针灸治疗尿失禁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整体调节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患者,对轻中度尿失禁疗效更好,对重度尿失禁也能改善症状,手术前配合针灸治疗还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尿失禁发病率很高,女性的发病率约为10%,其中老年女性更是高达30%以上。但很多人不去医院就诊,原因是以为尿失禁不是病,不需要治疗;还有些人认为治疗也没用或者不知道哪些方法有效。其实尿失禁是既可预防,又可经早期治疗完全得到控制或治愈的。”戴永辉提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