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中风避免误区

(2010-07-23 15:33:18)
标签:

健康

保健

小中风

抗凝药

分类: 寻医问药

12310

预防中风避免误区
□ 本报记者 王君 

  

    读者胡先生问我今年52岁,去年血压偏高,今年服药控制,血压比较正常,没有吸烟及饮酒的习惯,这样是否还有中风危险?该怎么预防呢?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汪银洲答:中风的高危因素两种:年龄、性别、遗传无法干预;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则可干预。如果把高危因素部分或全部消除,发生中风的可能性就会减少。预防中风,谨防以下误区:


血压正常不会中风
    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加等因素存在,导致某支脑动脉发生了堵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引起缺血性中风。


中老年人才会中风
    虽然90%的中风都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年轻人社交活动多,生活压力大,暴饮暴食多,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小中风无关紧要
    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在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头部CT检查正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微小脑血栓引起的瞬间脑局部缺血,医学上称为小中风。约有一半小中风病人在5年内会发生偏瘫,因此必须及早就诊防治。


服药越多越好
    一些有过中风症状的人往往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大量用药。殊不知用药过量也导致中风。
只服药不定期检查
    有些患者服用抗凝药,不注意监测。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偏瘫的患者多见于心房纤颤,这类病人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


少服几次药没关系
    一些中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将自己常服的各类药分开包装,注明服用时间。如果工作繁忙,应备3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有的人牢记“是药三分毒”,血压高了也不用药,这是万万不可的。
    生活中人们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理膳食,增加锻炼,禁烟限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3/4是能被控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