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荒山钻密林涉溪涧

(2010-06-23 15:35:42)
标签:

溪涧

密林

野游

经纬线

关小凡

福州

旅游

分类: 健康资讯

11912

资深驴友15年来亲密接触大自然
爬荒山钻密林涉溪涧

□ 海峡健康导报记者 林喜芳

 

    攀岩、穿越、溪降、越野的旅游方式已越来越大众化,这些更高级的“驴友”往往喜欢寻找不一样的线路,“零距离”体验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追求返璞归真的旅游。据了解,在福州就有不少的户外爱好者,经常在论坛上交流户外的路线和经验。
    福建华科光电公司的工程师关小凡更喜欢把这样的体验称为“野游”,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15年来曾钻密林涉溪涧,夜行荒山,翻越墓群,吹足海风,虽饥渴顿踣,游兴未减。”他告诉记者,这些断断续续的游历经历了从简单跑腿出汗,到仔细研究处理户外必需技能和专业知识,再到后来逐渐影响周围人爱护环境。

 

对比经纬线确定目的地
    说起和户外行走的渊源,关小凡说,“以前并没有穿越或者野游的概念,但还是可以追溯到高中时代。”
    当他登顶福州于山,往新店方向远眺,发现那里有一山坳,看着起伏跌宕的地势就产生了好奇心。周末,他便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前往“探秘”。关小凡说,虽然是第一次独自穿越无人地带,就已经懂得带地图、刀具。好在对不确定因素有所预估和准备,在一处攀登石壁时被荆棘藤蔓勾住进退两难,所带的刀具就派上用场了。
    大学毕业后,关小凡辗转到福州郊外的湾边一带工作,有了多次远足的机会。繁琐的工作压抑之下更激发了野游之心。向南眺望,那里的群山就连当地人都叫不出什么名字,很少有人涉足。后来知道那片是五虎山,也有人叫断城山。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野,他不禁心痒痒了,欣然带上简单的地图、指南针、药品等前往吹风看景。
    渐渐地,关小凡开始了更多次的户外行走,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关于怎么选择目的地和路线,他说,先对比地图上的经纬线,特别是三省交界之处,多为密林和河流之地,而且较少人涉足。在那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并且不需要门票。
    2005年初春的一天,他背起行囊翻越永泰莒溪一带的山岭。本只打算当天返回,却被抓野猪的电网区挡住了去路。此时天色已晚,原路返回来不及,考虑到这次携带的装备最足,于是他打算折回到路上经过的一个庙里过夜。但他到达后才发现这是个连门窗都空荡的庙,十分不安全。关小凡仔细观察了地势,判断出现蛇兽的可能性很小,就到附近竹林砍了些竹子,用绳子系好做了简易窗户,并在唯一的入口处做了一个小“机关”防止野兽“入侵”。
   “我到现在都特别怀念那天早上睡醒后看到的薄雾轻舞的美景,不禁感慨汉字‘仙’的意义:人儿依山傍水敢为仙。”关小凡说。

 

自制改造户外工具
    地图和指南针对户外行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关小凡告诉记者,他最初使用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指南针和传统地图,但只要按着地图上的比例尺,他就能计算出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并对预定线路和方向进行分析。几年前购买了GPS定位仪,虽然方便性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但他出发前还是从网络地图下载各种地形图,分析比较并用专门软件处理,制作更为精确的地图,尽量做到翻越几道山梁、经过几个叉口、大致海拔上升和下降情况在出发前就胸有成竹。
    “我还自制和改造了很多户外工具。”关小凡说。例如他制作了爬高用的特殊工具——“勾山”。用于陡坡升降,刚性好得很,不过就用过一次,携带不便,且再复杂的地势也有规避强登的法子。
    “优良的器械往往让人走向退化,但不讲究工具的人的户外运动特别容易惹麻烦,需要选择。” 多次“野游”经验使他能更明确地选择工具。因此,他的行囊已从最多时候的20多公斤减到现在的10多公斤。

 

带强光手电 少惊扰动物
    在深山里行走,最经常遇到的就是蛇之类的动物。因此,要采用急行军走快路的方式,而且不能轻易休息,即使休息也不能找感觉特别舒适的地方,人类认为舒服的地方,动物一定也觉得舒服,而动物都有很强的领域性,最讨厌人擅闯禁地,尤其是夜晚和有幼仔时。
    他说,为了防范动物,在贴地钻丛林时,沿路还可以在岩石上猛敲几下,强烈的撞击会让穴居类的动物产生错觉,误认为有比较强大的动物经过而逃离。
    在工具方面,关小凡认为,最实用的是强光手电,刀具倒不一定派上用场,棍子也很好用。他最忌讳的是用火,最好的是带压缩饼干,但他还习惯带些苹果、梨、小西红柿等。尽量减少野外排放,避免留下气味暴露自己,成为动物关注的目标。

 

“甩甩腿”
“倒着走”可消乏
    在很多人的眼里,认为户外需要较强的体力要求。但关小凡说,主要是要掌握“用力”的技巧。他举例,户外走平路时要用“甩腿法”,即抖腿行进;而爬高时则要步子放小些,每一步都要稳,发挥手的借力效果。长途跋涉很容易导致脚乏,关小凡建议,可以趁着休息时选择一平坦地“倒走”,原因是爬山中,腿部前肌肉用力过度,而通过全身放松倒走的反序运动,使后部肌肉群均衡相互用,能快速代谢磷酸肌酸在高负荷肌肉处的累积。
    关小凡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他喜欢提前做准备工作,不但熟悉路线,连历史典故都要了解,这样才更加节省时间,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精确的穿越,并使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
    听起来户外运动是很刺激的体验,但关小凡说,实际上行走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刺激,除非万不得已,宁可绕行多走些路,也不要尝试危险的攀爬和下降,特别是独自一人穿越并负重时,如必须攀降时,应先卸下背负,空身攀降,然后用辅绳或带子把装备提吊上来。
    恐惧是户外穿越时最大的危险,恐惧心虚更会使下坡时踩歪位置出现脚扭、器械丢失或部位受损,麻烦就会接二连三,因此不论遇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要保持冷静。当然,要做到这些,必须不断磨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