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0
溃疡久治不愈
警惕口腔癌
□ 本报记者 王君
读者刘女士问:我叔叔60岁,经常口腔溃疡,每次溃疡时间都很长,好了不久又再次溃疡,听说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口腔癌,是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林李嵩答:绝大多数口腔溃疡是缺乏维生素和内火旺盛所致,问题不大。但如果口腔内频频出现小溃疡、小颗粒状肿块、口腔黏膜白斑等,就可能是口腔癌发出的报警信号,需尽早予以诊断。
不良习惯致口腔癌
口腔癌可发生于舌、颊、颌骨、牙周组织等部位。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1至5倍。口腔癌的发生还与年龄的增加有关,40岁后发生率急剧上升。
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比如过度地抽烟、喝酒,以及常吃槟榔。我国台湾、湖南、海南、广东这些槟榔高产地都有口腔癌高发的现象。
不刷牙或长期使用劣质牙刷等不良习惯,也会诱发口腔癌。长期使用劣质牙刷,不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可引起致癌物亚硝胺形成,进而导致口腔炎,再加上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很敏感,长此以往可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如果患有龋齿或长时间佩戴假牙,更应注意口腔卫生,选择优质的牙刷、牙膏等。因为这些异物长期与舌部摩擦,可刺激口腔黏膜产生局部慢性溃疡,如果溃疡发生1个月以上未愈,很可能已发生癌变。
高危人群定期自检
要预防口腔癌,最好不吸烟不饮酒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饮过热的饮料、不食过热食品,避免不良刺激,及时调磨义齿锐利边缘,防止对软组织,摩擦、压迫和创伤。
40岁以上长期吸烟、吸烟量在每天20支以上者,既吸烟又有饮酒习惯者,因烟酒刺激口腔已有白斑的患者,以及长期嚼槟榔者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还应学会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的方法与步骤:
颈面部:双手食指触摸面部,面部如有颜色变化、触疼或肿块、疣痣增大,两周内就医检查。触摸颈部,从耳后触摸至锁骨,注意触摸疼痛与肿块,左右颈部都需检查,同样需注意皮肤颜色变化。
嘴唇:翻开下唇,观察唇红部与唇内侧粘膜,用食指与拇指从内向外,从左向右触摸下唇,对上唇做同样检查,触摸是否有肿块,观察是否有创伤。
牙龈与颊部:用食指拉开颊部,观察牙龈,并用食指与拇指夹住颊部触摸。
舌与口底:伸出舌头,观察舌头的颜色与质地。用食指与拇指触摸舌体,注意是否有异常肿块。检查口底需用舌舔上腭部,以观察颜色与形态的变化,然后用食指触摸口底。
腭部:对腭部检查有时需用牙刷柄压住舌,头略后仰,观察软腭与硬腭的颜色和形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