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末购物防促销陷阱

(2009-12-24 14:43:41)
标签:

赠品

消费陷阱

卖场

购物

促销

分类: 健康资讯

9506

年末购物防促销陷阱


□ 本报记者 郑积营

    “直降”、“满减”、“买赠”、“购物抽奖” ……每到年底或节假日,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商机,甩出的促销噱头一个比一个吸引人。那么,消费者真的能够从中得到实惠吗?近日,记者从福州市12315了解到,这时期是消费者投诉维权的高峰期。一些促销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实惠,但也有部分商家在促销条款里“做手脚”,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尽量“货比三家”,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陷阱一:先提价,再打折
    在很多卖场,市民经常能看到“直降500元”、“直降2000元”等促销标语,让人感觉优惠幅度很大。实际上,这通常是商家惯用的数字游戏。比如在销售淡季故意将热门产品的价格标得很高,目的就是为了在销售旺季的时候,有较高的折扣和降价空间。说白了,很多时候打完折的价格才是其真正的零售价。


陷阱二:促销广告玩文字游戏
    如果被“1 折起”、“终身保修”、“满10000元赠2000元”等醒目标语所吸引,才走进卖场准备采购,那么你要小心了。当你看好型号,准备讨价还价时,你会发现要想真正享受到这些优惠其实很难。比如有的商场打出“购物满10000元赠送21英寸液晶电视一台”的广告,当你付好钱要求商家赠送21英寸电视时,才被告知所购买的电视机不在受赠的范围之内。再细看广告才发现,广告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括号,写着“依型号”三个字。


陷阱三:赠品有质量问题
    近几年,赠品成为促销新宠。但多数赠品“来历”模糊不清,有的仅在包装上注明“品牌专用赠品”字样。在赠品的诱惑下,很多消费者都会放弃心目中原本钟爱的品牌和型号,最终偏离理性轨道,甚至掉入消费陷阱。而一旦这些赠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由于拿不出采购凭证,只能自认倒霉。


选购家电省钱之道


    尽管促销活动猫腻颇多,但12315的工作人员指出,只要消费者把握一些购物技巧,就可以避免落入陷阱,省下不少真金白银。
    争取优惠折扣 不少商场的销售人员手中会有一些优惠折扣和促销券,因此除了要学会货比三家外,还要同销售人员多沟通,争取得到更多优惠。
    掌握购买时机 每年“五一”、“十一”、元旦是商场促销的阶段,即便如此,去得早晚也是有技巧的。去得太早,各家卖场之间价格还不透明,谁都不愿意先降价;去得晚了,各种促销券、畅销机型、特价机都卖完了。所以,采购要掌握促销的最佳时机。
    购物发票注明赠品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赠品也有权获得质量保障和“三包”服务。所以消费者在获得赠品时,一定要让销售商在家电发票上注明附送赠品的名称、品牌等,这样出现质量问题时可维护消费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