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2009-11-04 14:53:36)
标签:

百岁老人

长寿秘诀

饮食起居

作息规律

312经络养生

健康

分类: 健康资讯

泉州地区百岁老人222人 饮食起居作息规律 待人处事心平气和
看看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张礼珍 特约通讯员 黄书琳 文/图


    10月26日是重阳节。最近,记者从泉州市老龄委办公室获悉,泉州地区百岁老人222人,其中男性仅13人,女性209人,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据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商黎霖介绍,大多数百岁老人性格和善,心平气和,从来不乱发脾气,这是他们长寿的共同原因。经老龄委推荐,记者对部分百岁或近百岁老人进行采访,为大家传授他们的长寿秘诀。


杨秀珍(女)  1906年出生鲤城区长寿老人第三名

“312”经络养生
    杨秀珍今年虚岁104,她的看护人儿子鲍汉沧刚满80岁,经常骑自行车到北门街菜市场去买菜。鲍汉沧说:“除了耳背和视物模糊,母亲没什么病。”
    几十年前,鲍汉沧从广播上学到一种名为“312经络养生”的健身法,广播上说“每天坚持两次可以长寿”,于是他每天坚持锻炼,并教会母亲怎么练。
    他介绍,这种方法很简单,“3”指的是人体的3个穴位:足三里、合谷和内关,“1”指的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腹式呼吸”,“2”指的是两条腿下蹲,做法就是:先将3个穴位按摩一遍,然后在进行腹式呼吸的同时双腿下蹲和站立交替进行,整套动作持续5分钟左右,每天坚持两次,最大的优点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养生。
    鲍汉沧总结,母亲能长寿最大的“秘诀”就是“无牵无挂”,保持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杨秀珍早上通常吃馒头和豆浆,午餐和晚餐吃稀饭,临睡时还吃一碗水果泥。


郭春英(女)  1908年出生 泉秀街道泉淮社区“长寿明星”
晨练肩颈拍拍操

    自从100岁生日过后,郭春英便成了泉淮社区的“明星寿星”。 67岁的女儿林美珍是她的看护人,采访时,林美珍说:“母亲刚刚梳了头穿了好看的衣服”。
    老人从卧室走出来,步履不见苍老痕迹,声音也中气十足。林美珍介绍说,母亲早几年还经常拿着抹布蹲下来,将三室一厅的套房地板擦个遍,还能下楼去找邻里“讲古”(闽南话意思“聊天”)。最近生了一场病,才不让她做家务和下楼梯。
    老人说自己晚上9点准时上床,早上7点多起床,中午还要睡半个小时,“从不贪睡”。每天早上起来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练肩颈拍拍操,动作很简单,就是重复抱肩和拍锁骨两个动作。
    郭春英也喜欢看电视,中间起来走动,站在阳台上看看天和远方。她说,没有一台节目看得懂,就是为了看热闹。
    林美珍说,母亲能够长寿,得益于她作息时间很规律,饮食七分饱,那种什么事情都看淡的心态。


吴珠(女)  1914年出生 东海街道云山社区
每天洗脸“3步曲”

    见到吴珠老人是在早上9点,她起床梳洗完毕,大孙媳妇要扶她到大厅她推开大孙媳妇的手,自己从卧室走到大厅,她说:“我身体还很棒!”
    老人今年96岁,但按她的说法:“每30年一闰年,我遇到3个闰年,算起来我超过100岁了”。东海街道吴珠是该社区最长寿的老人。
    吴珠的大孙卜树拥(40多岁)说起祖母时很自豪,“除了10多年前摔了一跤,我阿嘛从来没生过病,现在快100岁了还自己刷牙洗脸打扫卫生,有一天我还看她对着太阳穿针线”。不仅如此,吴珠老人的记忆力还好,云山社区有50多个乡,她能把每个乡中元节的日子记得清清楚楚。跟普通老人不同的是,吴珠睡眠时间特别长,晚上一般9点多就睡,早上要八九点才起床,中午还要小眯一会。起床之后,她都要将杯子叠好,顺便打扫卧室,然后洗脸。
     她说,自己能够一直不生病原因是“会洗脸”,一般要洗半个小时以上,分为“三步曲”。第一步清洁,先用水把脸抹湿,再用毛巾擦干,第二步局部按摩,手掌贴着脸部从上往下按摩,“特别是太阳穴和鼻子两侧要多按按”,第三步整体按摩,将整条毛巾贴在脸上轻轻摩挲,最后擦洗一遍脸。
    卜树拥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老人在七八十岁牙齿就会掉光,但祖母快100岁了,两排牙齿还是保留大部,咀嚼能力不差,饭量多。
    吴珠老人说:“要身体好,最要紧的是把牙齿保护好。”从小到大,她最喜欢吃的就是羊肉和螃蟹,大孙媳妇不可思议,“她现在还能把蟹钳咬破”。她早上地瓜粥配点豆豉;中午晚上必是两顿干饭,鱼肉蔬菜样样都吃,不吃夜宵,也不吃零食。

 

蔡乌棉  1909年出生 石狮宝盖村   
茶叶洗头芦荟梳头

    蔡乌棉的女儿介绍,村里属母亲年龄最大,老人每天都要在屋里屋外走走,扶着拐杖能爬四五楼。平常她洗头发都不用洗发水或香皂,而是用茶叶浸泡过的温水冲洗,每天起床梳头用新鲜的芦荟汁辅助梳整定型,老人喜欢自己扎头发,扎出来的发髻漂亮大方,“可能是长期使用茶叶和芦荟的缘故,不仅发泽亮丽,头发也少掉,头皮屑更是没有”。记者发现,老人虽是古稀之年,但并没有白发苍苍,亮丽的头发和漂亮的发髻显得十分年轻。
    老人的食量好,偏爱海鲜,一顿可以吃两只螃蟹,跳跳鱼可以吃五六只,“螃蟹壳硬,鱼肉刺多,吃得来吗?”“老人虽然戴假牙,但吃起海鲜一点都不费劲,平常老人还喜欢嘴里含颗杨梅,原料不新鲜的糕点她一吃就能感觉出来”。
    记者一行刚到蔡乌棉老人家中,老人急忙嘱托女儿招呼我们吃饭,她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每每听说乡里乡亲有谁感冒发烧了,她都会托人捎去10块钱,并嘱咐要及时到医院打针。前几年,老人家爬楼梯不小心摔伤膝盖,一直都不肯告诉家人,后来被细心照料的儿女们发现,追问她不说的原因,她说是怕连累了子女们,又得为老人花钱。村里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是称道有加,老人俨然是村里的道德标杆。
    老人的身体很好,血压、血糖、血脂、心脏都很正常,96岁时还做了髋骨置换术,平常很少生病,有时候感冒了也就是喝一包玉叶冲剂就可以痊愈。


蔡文义 1916年出生 石狮祥渔村
长年糊纸 活动十指关节
    今年已有90多岁高龄的石狮祥渔村老人蔡文义身体十分硬朗,至今仍独自经营着一间小杂货店,隔三差五还单独乘坐公共汽车前往30公里外的市区增补货源;思路清晰,几秒钟即能算出颇有难度的数算题。
    记者发现,蔡文义老人做饭前主食都要先过称,半两都不偏差,不论是米,地瓜,米粉和面条都是如此。“干饭三两,稀饭一两半,地瓜六两,面条二两……”,蔡文义熟练地背起了他的主食谱。,“多一两或少一两都不行,这么些年,我习惯了”,老人笑容可掬。
    蔡文义老人还告诉记者,2004年老伴去世后,他就改吃素,不沾腥,青菜,鸡蛋,香菇、大豆轮着吃。过年过节,送来的鱼和肉也都是斋食做的。
    老人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都要到附近的海岸散步,时间一般在80分钟左右,天黑前也都要出去走走,多走路不仅有助消化,还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腿脚也不容易僵硬,特别是在秋冬季节。记者发现,老人家的脚底板结了一层厚厚的茧,这或许是他长年累月走出来的见证。
    蔡文义淡泊名利、宽以待人,和老伴共同生活了66年,几乎没有吵过架,一度成为村里村外的美谈。
    由于店铺经营需要,蔡文义老人还养成一习惯——糊纸,糊纸是手工活,十指关节频频活动。“每次糊完纸,大脑就感觉很精神,医生告诉我,这是个好方法,一定要坚持,双手多活动可以使大脑供血增加,不会很快变老年痴呆,我现在的数算能力还很好,不信你可以考考我”。 “一斤白糖三块二,两块钱可以买几两?”记者出题,“六两三”,像一台计算器,老人家即刻应答,令记者惊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