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解读妇科检查单
定期体检,有效防治妇科病
□ 本报记者 王陈姗
罗女士最近一次妇科TCT检查结果显示“高度上皮内病变”,要进行阴道镜的进一步检查。她想起去年体检医生让她进行抗炎治疗,但她觉得没什么症状,一忙就忘了。一年过去了,她白带有点异味便到医院检查,没想到等来了这样的结果。她拿着报告找妇科医生,却被告知要看肿瘤科专家。
福州市第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久健说,妇科检查是每个女人的正常体检,但许多人面对化验单往往一头雾水。“有些女性拿到体检报告,不向医生具体询问是否有患某些疾病的危险,尽管经常体检,最后还是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疾病。”
她指出,女性需了解定期体检重要性。常有女性疑问:“清洁度不够?我天天洗,怎么还会不干净?”“非典型鳞状细胞未检出是好还是不好呢?”女性在体检后拿报告咨询,医生都会耐心解答。
白带常规:判定是否妇科炎症
白带常规和触诊,主要针对阴道、宫颈,通过肉眼直观有没有长息肉和发生糜烂,然后根据菌群的情况判定有没有炎症。
解读:妇科检查中,颜色、肥大、纳泡等都有可能是炎症的表现。白带常规中,有益的乳酸杆菌和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都在3个“+”以上,如果菌群细胞失调,这两项就会下降。其它比如念珠菌、纤毛菌等属于真菌,说明是真菌性阴道炎。杂菌“+”越多,说明细菌性阴道炎越严重。
清洁度就是观察阴道内环境好坏,如果乳酸杆菌、上皮细胞多,而白细胞、杂菌少,清洁度就比较高。正常情况下,清洁度应该是1度或者2度;3度以上就说明有炎症了;4度就说明炎症比较厉害。
腹超、阴超:排查子宫、盆腔及附件病变
超声检查,主要是通过体积、形态、宫壁回声等来准确判断子宫、盆腔及附件等肉眼检查不到的部位有无病变,主要是查有没有积液、占位、囊肿以及肿瘤,也能查出是否多囊卵巢等。
解读:在超声检查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其次是占位。一般情况下,囊性的表现为无回声,也常写作“囊状回声”,钙化的则回声比较高。如果是良性肿瘤,多数有包膜,周边血流比较丰富,有异常回声,为球形或者椭圆形;如果没有包膜或者包膜不明显、形态不规则,以及内部血流丰富,就要警惕,进一步检查。
刮片或TCT、HPV:排癌筛查
刮片和白带常规不同,白带是用棉签取阴道分泌物;而刮片则是用毛刷刷宫颈口,取的是细胞。刮片是传统的排癌筛查,
TCT(宫颈液积细胞学检查)比刮片更准确。
解读:病理刮片如果呈现1级,就是“-”,就是正常细胞;如果是2级,有一个或者两个“+”,多数是炎症引起的,都属于正常;如果是3级就说明有可疑癌细胞;4级是已经有癌细胞,但形态不够典型;5级就是有典型的癌细胞了。3级以上都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宫颈癌80%以上都是鳞状上皮细胞出问题。如果TCT报告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就要警惕;如果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或高度病变,一定要重视。但表皮细胞萎缩也可能是年龄因素、用药等引起的。所以,一定要把个人资料填写详细,方便医生综合评估。
HPV的“RLU/CO比值”小于1是正常,大于1表示HPV感染呈现阳性,尽快治疗,半年后再做一次检查。HPV持续感染,患宫颈癌的几率就比较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