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岁以下儿童  先心病成第一杀手

(2009-10-10 15:02:29)
标签:

先心病

患儿

手术治疗

健康

分类: 健康资讯

5岁以下儿童 先心病成第一杀手
  
我省每年患儿3800多例 手术治疗最有效
                          

王齐敏: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长期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尤其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冠心病手术治疗及各种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和心脏移植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获卫生科技奖3项。
    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地点:门诊四楼

□ 本报记者  吴凌南
    年轻的“准爸妈”和初为父母别忘了让小宝宝在胎儿期和出生后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以保证他们能有个健康的未来。据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如今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亡原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王齐敏介绍,在我国活产婴儿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千分之八左右,福建省每年大约有3800例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协和医院就诊治疗约1000多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病发病率上升?如何预防新生儿先心病?


新生患儿也可做手术
    王齐敏在门诊中,常常见到已经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的先心病患儿。他说,造成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一种是有的家长从没有带孩子做过任何心脏方面的检查,一直不知道孩子有先心病。有的患儿先心病症状不明显,孩子只会表现为容易感冒、脸色差、剧烈运动后感到辛苦。由于长期供血受到影响,这些孩子的发育会慢慢逊色于其他孩子,家长给孩子增加许多营养品也无济于事,许多家长直到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知道孩子患有心脏病,但是认为孩子年龄太小经不起手术的折腾,还是待孩子年龄大些、身体壮实些再施行手术比较安全。王齐敏指出,这是一种误区,其实现在的心脏手术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从孩子出生到三四岁都可以做手术,如果患儿没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经常性缺氧、肺动脉闭锁、心衰严重等症状,可以等到3周岁左右手术,如果有以上症状,则越早手术越好,有的甚至刚出生几个小时就可以接受手术。
    “目前,国外已经开展新技术,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可以接受手术。”他说。
    他说,先天性心脏病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均可手术根治。动脉导管未闭可不用手术治疗,轻的室间隔缺损也可自然闭合而不必手术。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可手术减轻病情。手术的时间应视心脏病的严重程度而定。
轻者可以待孩子长大些再手术,重者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使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机会或增加手术的难度,因而应尽早手术。一般来说,在孩子上学前手术,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患儿在接受手术后,心脏功能恢复较好的患儿以后就可以跟一个健康人一样学习、生活、工作。


孕早期谨防病毒感染
  为什么新生儿先心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呢?王齐敏介绍,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是造成先心病的重要原因。现在比较明确的因素有,如孕妇在孕早期内发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接触放射线、工业污染、食品污染、染色体异常等。在怀孕最初的3个月是影响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时期。
  有些准妈妈在孕初期没有察觉到已经怀孕,服用了一些药物或接受了X光的照射,这样胎儿都可能因此而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几率大概在30%左右。
    高龄也是造成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生出唐氏征婴儿的比例较高,这些婴儿有25%的几率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母亲是高龄产妇的患儿在门诊也占有一定比例。”王齐敏介绍。造成先天性心脏病还有许多因素,如环境因素等。


产前产后定期检查
    据报道,广州市儿童医院曾接诊了一位非常复杂的先心病患儿,他的母亲就是一位电脑软件工程师,在怀孕期间她每天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而上海的一项调查,也把电离辐射列入诱发先心病因素的前10位。
    如果准妈妈是在医院进行正规产检,在怀孕三四个月时会进行致畸五项也叫做优生五项(TORCH)的检查,在怀孕6个月时进行B超检查(俗称9项排畸),就等于为早期发现先心病把守了第一和第二道关口。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作出诊断。
    王齐敏建议,先心病筛查除了在产检时进行外,新生儿出生后也要进行。如果产检筛查没有问题,婴儿出生后为什么要再查?他解释,新生儿心脏发育非常有意思,他们一出生时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未闭,要到24小时后才会进行功能性闭合,一个月后完成生理性闭合,这时他们的心脏机构才和成人的一样。如果新生儿出生后心脏没有实现这种闭合,在早期只要口服药物三天就可促进这种闭合,但如果过了三个月就只能用手术的手段进行闭合了。所以产后检查也非常重要。


观察孩子生长发育
  按病情轻重不同,先心病会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抵抗力,而且,一部分先心病患儿的病情是随年龄发展的,如不及时治疗,随着肺动脉压力增高或心脏增大,到了晚期便会失去治疗机会。
  王齐敏说,有部分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在婴幼儿、童年、少年时期被诊断出来,有些则是在成年以后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机。因此,必须提醒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尤其要引起重视:
  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婴儿喂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现象;患儿的皮肤持续出现紫绀,尤其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这些部位表现最明显;幼儿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蹲下片刻;幼儿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颜色变暗;幼儿时常会喊累,多汗,口唇、手指、耳垂等部位发青、发干;患先心病的婴幼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幼儿出现胸痛、晕厥。


增补叶酸预防发病
    王齐敏指出,孕妇增补叶酸对预防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显著效果。女性应自觉参加婚检和孕期检查。85%以上的新生儿先心病可以通过产前筛查和监测,在胚胎期即可早期发现。
    育龄女性预防婴儿先心病,应优生优育,在怀孕前后3个月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药物影响;居住空间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远离装饰污染;严禁接触放射性物质,避免在空气污染较重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食用新鲜蔬菜应该用清水多次浸泡以便减少残余农药;不吸烟、不饮酒;适量补充叶酸及维生素。
    他提醒,如果曾经怀过此类先心病患儿的孕妇,应该先去查一下染色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