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保胎为何越来越多
专家提醒:工作压力过大可致先兆流产
□
本报记者 吴燕玉
“想要孩子的时候难以怀孕,怀上孩子的时候难以保胎。如今来保胎的孕妇越来越多,这些孕妇更受呵护却如此脆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丽红很感慨。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300万孕妇流产;高危孕产妇比例约10%。在北京和浙江,高危产妇比例高达30%以上,差不多3个产妇中就有一个。
孕妇保胎越来越多
公务员朱女士刚享受怀孕的喜悦,就被医生的一纸诊断惊呆了:先兆流产!如果再不保胎,宝宝很可能夭折!她只好住院。她在医院保胎的近一个月内,病房里来来去去的短时保胎孕妇就有十几个。
福州某通信公司老总王先生,在最近一个月内接连在3张辞职信上签了字。原来3个女员工都怀孕了,听说怀孕前3个月特别关键,索性辞职回家专职保胎。他只好临时安排其他员工来顶班。“为什么现在孕妇都这么娇气呢?”王先生不解。
陈丽红说,经过医生诊断为先兆流产,情况严重的才需入院保胎。如果情况不严重,则给孕妇配点药物,嘱咐在家多休息安胎,随时回来复查。有些孕妇不需要住院保胎的,却提出想在医院保胎。其实,健康的孕妇不需要到医院保胎,只要平时多小心,定期到医院检查就好。
压力过大是先兆流产一大原因
29岁的林女士是福州某传媒公司的部门经理。她怀孕时公司正在洽谈一个大项目,前期的谈判工作由她负责。她想:“我要争取在预产期前把项目拿下来!”此后,她的工作更加紧张。虽然怀孕期间有过一次“见红”,但她并没当回事。怀孕5个月的时候,胚胎停育。林女士很自责。
记者了解到,保胎的人群中,多为高龄孕妇和担心不能顺利分娩的80后孕妇。陈丽红介绍,引起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调等,胚胎发育不良、胎盘功能失常,以及母体全身性疾病、母体生殖器官炎症等,均可导致先兆流产。而工作压力大也是一大原因。由于工作紧张,孕妇精神压力变大,结果导致内分泌水平变化,出现先兆流产的迹象。孕妇应定期接受孕期检查,以免有的胚胎不好,胚胎停育,还蒙在鼓里。
不要盲目保胎
流产是自然淘汰
设计师曾女士怀孕50多天的时候“见红”了,医生说先打黄体酮,回家保一周看看。她请了假,在家躺了一周后,医生告诉她孩子保不住。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就央求医生再开药,医院床位紧张,她坚持继续回家保胎,又在家里躺了一个星期,再检查已经听不见胎儿的胎心了。
陈丽红指出,保胎不能盲目。从优生的角度来说,有些流产是一种自然淘汰。有些胚胎发育出现了异常,即使是通过保胎让孩子出生,孩子的基础也比较弱,这样勉强保胎没有多大意义。而像孕妇有感染的,如果保胎的话,子宫很容易发炎,胎儿也容易感染上炎症。因此,孕妇保胎前一定要经过医院评估,来判定是否有保胎的必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