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都澳
体验渔家生活
□ 本报记者 林喜芳 王陈姗
68-09
三都澳又名三沙湾,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东南部,距宁德市区30千米,是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旅游区景点多集中在三都澳东南部,可分为斗姥景区、福海关遗址景区、青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鸡公山景区五个部分,此外还有海上渔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三都军港观赏和海上景观游赏等三大游览点。
斗姥“迷宫”
在宁德市医院实习的大学生半夏周末和医院里实习的同学一起到三都澳散心。“从宁德人民医院坐车约40分钟到礁头渡口,咸腥气味的海风吹得我乱发飞舞,一下清醒了过来,阳光蓝天白云大海豁然开朗的景象,好美!”
“从礁头去三都澳好远,在艇上至少要半小时。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那近岸处连绵不断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渔排,蔚为壮观。山峦、渔船、渔排向后快跑,激起的浪花划出行驶过的痕迹,不时有其它的船只从边上飞驰而过,快艇随着激起的水波上下起伏,引得大家惊叫连连。站起身来探出船外,前方的水天相接,间或几座小岛郁郁葱葱,两边的渔排密密麻麻,几个渔民走在上边,倒成了一番不同的景致。”
半夏去的是斗姥景区,她说:“入山门走几步就‘斗姥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小姨子,掌管日月星辰。路上很多旅游团,我们就跟着人潮顺着山向上爬。那里的地貌好似极了湄洲岛和鼓山的特点,到处是光秃秃的巨石。一路爬上去倒也挺累,火辣辣的太阳,没一会儿就出汗,在山上看海,拍照,不亦乐乎。”
他们一行7人直到了斗姥迷宫洞口遭遇了游人拥堵。前边的导游似乎是警告团友如何在迷宫中穿行,听得不甚明白,于是决定紧跟前边的人走。迷宫路很小,但是人多。“有游客还开玩笑说胖子肯定过不去。进洞后才发现胖子倒不一定会卡住,个高的人倒是过得相当困难——比如我,几乎总是蹲着直不起身,钻洞洞还得先坐在台阶上才能再下去。我们身手还算敏捷,紧跟着前边的人,把一路人马带上了一条导游不让走的路。话说这迷宫真是惊险,一路摸爬滚打在黑乎乎又安静的洞里爬了好久还没见着出口。一行人手脚并用爬上台阶,阳光!终于出洞了!”
螺壳岩
跨上木质海边栈道,一边是呈70度的陡壁,一边是嶙峋的礁石,来到螺壳岩。半夏说,远看与一般礁石没差别,近看才发觉天地的鬼斧神功;靠地的一侧看去,整座礁石里面已通透,更神奇的是有类似海螺的层旋头,左侧靠后有一个窟窿。游人惊叹之余,纷纷钻进去,闪光灯闪个不停,手还可以从洞里伸出来,很有意思。不过石头是在陡坡上,要特别注意安全。
“我们不断穿梭在各个大石头之间的缝隙中,坐在里头乘凉,一点儿不亚于吹空调。在凉亭里休息时,还遇上可爱的两双胞胎小孩,他俩的妈妈还是我们的学姐哟!”半夏说,“上山时候和朋友胡扯作诗,还和其他的游人一路攀谈。旅行的乐趣也许并不只在于风景,还有遇上的各种有意思的人吧!”
渔排玩转
“在渔排上吃喝玩乐不同在地面上,它不是很平稳,感觉会随着浪上下起伏,很美妙。到晚上看那浪是泛着光的,层层叠叠。”福州晋安区的吴先生说。
吴先生和他的一群朋友趁着假日开车前往三都澳斗帽村,他特别感慨三都澳渔排上“渔村生活”。
所谓的海上渔村,其实就是三都澳里浮在海面上的人工养殖区,渔户间相挨相连,绵延数十公里,很是壮观。海上渔村有街巷、门牌,有社区管理机构、学校、移动通信营业厅,有百货批发部、酒楼、……应有尽有。这里的小渔村被海拥着、远离市区,坐在随波荡漾的渔排上,把酒临风,品尝即捞即烹的海中奇珍,很是美妙。
码头摸螺
吴先生说,来三都澳除了去鱼排吃海鲜、捞淡菜,还可以去码头摸螺。吃过晚饭,看看天气,有人说可以去码头摸螺了,后来才得知这种螺一般是晚上涨潮时天气比较热时都会跑出来乘凉,此时正是摸螺的好时光。
到达码头时,已经有一些人在摸螺了,很快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当中,一边拿着手电,一边往石头里摸螺,或等着螺跑出来,一路摸过去,刚开始没有经验大小通吃,后来经过指导,开始越来越有经验,都挑大的摸,也越来越上瘾,摸到涨潮时,居然也有一大袋,于是乐滋滋地“收工”了。
自驾线路参考
由福州马尾上沈海高速,往宁德、温州方向行驶,大约85公里后到达飞鸾、三都澳出口,高速收费45元,出高速后三叉路口有一块明显的指示牌,往三都澳方向,大约行驶10公里到达宁德礁头码头,从码头乘轮渡到达三都澳。船票35元/人。码头停车是个问题,比较混乱,只要收钱能不能都停,车友会去车要集中停在一齐,不然会被其他车子堵住,那就要等他们玩回来才能挪车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