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为何患幻想症?
□ 本报记者 胡廷彬
60
九年前,他第一次听到周杰伦含混的歌声时,就毫无理由地喜欢上了。从听歌、唱歌到模仿偶像的声音、习惯动作、穿着打扮,他愈发沉浸于迷恋周杰伦。直至后来,他常常幻想自己就是周杰伦,站在被掌声与鲜花包围的舞台中央。近日,网友小尧向记者坦露,他陷入自我幻想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从刻意模仿到沉迷幻想
由于父母长期在上海做生意,小尧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天性害羞,与同龄人相比显得内向、木讷,不太会与人交往,就爱上网、看书、听歌。2000年,读初一的小尧第一次从广播中听到钢琴伴奏下周杰伦独特的唱腔,于是买了磁带回家听。从此听周杰伦的音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开始在网上留意有关周杰伦的所有新闻,观看相关的视频节目,久而久之,他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也像偶像看齐:说话惜字如金,总是一副无所谓似的酷酷的表情。从衣服、鞋子到喝的饮料绝对都是偶像代言的品牌。
2004年他第一次看周杰伦演唱会时,激动和震撼难以描述。他坐在较近的座位,可以清楚地看到偶像。整场演唱会,他和其他歌迷一起呐喊、尖叫、狂欢。那次演唱会后,小尧常做这样的梦:我要是周杰伦身边的工作伙伴就好了,可以朝夕相处、风雨同行。幻想又进一步升级:如果我是周杰伦本人,就可以体验偶像美妙一切!小尧开始在幻想的世界里进行角色扮演:“我”正举办第××场巡回演唱会,站在舞台中央接受歌迷的欢呼;“我”正在拍一则广告,很开心
;“我”出席了金曲奖颁奖典礼,得了好几个大奖!小尧说,每次从幻想回到现实,他总是感到精神空虚、难过。他也意识到不能沉迷于幻想,但总不能自已。这种幻想随时随地,使他没有办法专心思考,难以集中注意力。
“幻想症”也属强迫症
福州东方心理研究所主任毛朝灼说,小尧“爱幻想”属于强迫性思维的表现。正常人自己知道这是幻想,但是老那么想,不能控制,就是强迫思维,属于心理障碍。“幻想症”也是强迫症的一种。
毛朝灼说,对于爱幻想的追星族而言,应正确看待明星现象。一些人尤其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往往只是看到明星在舞台上收获的掌声和鲜花,没有看到明星在舞台背后付出多少的辛苦、多少汗水、泪水和不为人知的心酸。如周杰伦成为明星前是一个默默奋斗的幕后创作人,所以我们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
对于幻想症的治疗,毛朝灼建议可以转移注意力,每当幻想时,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能吸引注意力的事情,坚持15分钟,让原来的想法或冲动平息。这样做,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如无效,就要找专业医生进行心理、行为的疏导和治疗,或辅助药物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