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别忘盆底康复
■ 指导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陈丽红
□ 本报记者 王陈姗
5年前,28岁的小美生下第一胎,不到2年,她在开怀大笑或提重物时,感觉下身有尿液流出,但不敢向人提及。这些年来,她几乎天天在内裤里衬着护垫,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尿液失控情况越来越严重。年前,她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后发现,她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尿道下垂,以及子宫、阴道前壁脱垂。
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丽红说:“很多妈妈生产后,就立即全身心投入抚养宝宝。殊不知,妊娠和分娩难免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加上对本病缺乏认识,主动就诊人数少,有的女性甚至错误地认为生完孩子后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对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功能差未予理会,直至中老年后出现尿失禁才来就诊。”
盆底受损易致尿失禁
陈丽红说,盆底肌肉由一群肌肉层组成,起到维持膀胱、尿道、子宫、阴道等正常位置的作用。在女性的一生中,盆底肌肉受重压和创伤的机会较多,产程延长、难产、手术助产、分娩巨大儿、阴道分娩次数多者,发生损伤的机会更多。
她指出,盆底肌肉一旦发生松弛、破损,盆腔器官就会移位,将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疾病。受损的盆底肌肉若不及时恢复,女性进入更年期,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
伤口愈合即做“盆底操”
陈丽红介绍,欧美国家提倡做产前操,孕妇将专用的球夹在双腿中间,锻炼盆底肌肉,每天坚持3-4次。产后阴口愈合后,开始做盆底康复训练。
她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盆底操”——缩肛运动:全身放松,当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就像忍大小便时肌肉收缩的情况),然后屏住呼吸,约5秒钟后,慢慢呼气,同时逐渐放松肛周肌肉,如此反复。每天3-5次,每次约10分钟即可。
产后42天使用盆底康复仪器
产妇被动锻炼需要使用盆底康复仪器进行,一般在产后42天开始。据了解,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妇产科引进盆底康复仪器,由专科医师根据产妇情况评估,制订个性化方案,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盆底康复锻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