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出门有学问
□ 本报记者 王陈姗
每逢周末,父母们经常带着孩子外出买东西或逛公园。不过,只拉着宝宝的手蒙头走路可不行。
出门要有准备
福州零点起步BABY亲子馆高级育婴师官苏兰说:“父母可以在家里放一个白板,比如今天去西湖公园,就在上面写‘西湖公园’,如果去外婆家就写‘外婆家’,等孩子大一点可以写下地址,‘外婆家:鼓楼区某某路某某花园’。每次出门前和孩子互动,可以帮助孩子识字。”父母还可以要求宝宝把见到的某些事物记下来,回家后丰富白板上的内容,既可提示孩子外出游玩时要留心观察,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父母要记住回来后及时询问孩子,否则效果不佳。
有的父母怕带孩子逛商场,因为孩子总要买这个要买那个,否则就哭闹。官苏兰说:“出门前,父母应该和孩子约好,比如,‘今天我们去看小动物不买东西’或者‘今天你可以挑选一个礼物’。”
让宝宝多动手
官苏兰说,带宝宝出门是扩大宝宝知识面的最好机会。宝宝上街喜欢东张西望,对没有见过的东西都会有兴趣地问来问去、指来指去。无论宝宝走路还是坐车,爸爸妈妈应尽量回答宝宝的各类问题,主动介绍。爸爸妈妈要把一路上见到的人和物都说一说。这样可以启迪、诱导宝宝学更多有趣有用的知识。比如看见树,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啊?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啊?告诉大一点的宝宝关于四季的概念,还可以传授环保观念。
爸爸妈妈还要多让孩子动手。官老师说:“光说是很抽象的,让宝宝触碰物体,真实感受物体的质感,加深宝宝深层记忆。比如看到树,可以让宝宝摸摸树皮。”引导宝宝观察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注意到,有时候宝宝会很专心地盯着一个东西发呆。其实这是孩子专注力的表现,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拉开。”官苏兰指出,“如果父母为了自己逛街买衣服,就没必要带着孩子,如果是专门为了带宝宝出去,就要尊重宝宝。”宝宝对一样东西发呆,说明对它产生了兴趣,正在专心观察,父母可以问宝宝:“你在看什么呢?”或者主动为宝宝答疑解惑和他一起观察。“有的父母总觉得自己孩子做事不专心,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殊不知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宝宝公德
官苏兰提醒,上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方面的文明礼貌教育,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如:坐车排队、与人打交道要用礼貌用语、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其次,让孩子懂得哪些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哪些是不好的品质。比如有小朋友乱扔果皮,就要及时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这些小事,可以强化宝宝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使宝宝从小就意识到应该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