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症状不同
膏药成分不同
□ 本报记者 胡廷彬
冬季寒冷彻骨,不少患者关节疼痛发作,随便买张膏药贴上。可是,许多人贴了膏药却没疗效。对此,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赖镭成教授说,风湿、类风湿、痛风都会引起身体关节疼痛,风湿膏药贴不是疼痛的“万能贴”,不辨病因贴下去会加重疾病。
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多年王阿姨早起锻炼时受了寒,关节痛又发作了,尤其早晚涨痛得难受,家里还有风湿膏药就贴了下去,可是,疼痛仍不见缓解。
贴膏药辨病辨证
赖镭成说,骨伤疾病有辨证分型的,所以膏药也有偏分的,比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愈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膏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适用于陈伤气血凝滞、筋膜粘连者有化坚膏;适用于创伤发生创面溃疡有太乙膏等。
王阿姨的类风湿病贴风湿膏药的作用不大,因为类风湿发作时是多关节疼痛。并且,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会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如果皮肤破损了,贴膏药还会增加感染的机会。痛风急性发作时,局部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风湿止痛膏敷贴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反而会使局部充血加重,所以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也不宜使用风湿膏药。
赖镭成指出,风湿膏药成分不同,药性有差异,即使风湿患者选择膏药也要辨证对待。要根据本人体质选择合适膏药,比如,体质燥热的人应该选择偏寒性、有活血化淤、解毒功效的膏药;而体质虚寒的人则要选择温性补肝肾的膏药。
贴膏药小心“膏药风”
使用贴布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接触性皮肤炎、过敏起疹子,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这种情况在中医被称为“膏药风”。赖镭成建议第一次使用时,在贴上两小时之后就要观察有没有过敏反应,如果发生过敏就要立刻停止使用;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必须及时就医。另外,贴布也不能使用在有伤口的皮肤上,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