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甲医院首次进社区 省人民医院托管南街卫生院一个月后
专家要坐多久冷板凳?
■福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峰:专家与居民需要互相了解,充分利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才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福建医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副教授王方刃:特色诊疗的认知、居民的信任以及区位都是影响社区门诊量的因素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文/图
近日,家住福州市鼓楼区鼓东社区的张依伯心情很好,因为他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十几天前,他参加鼓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体检,结果发现患有糖尿病。该中心的慢性病专家马上介入治疗。
这些专家来自该中心对面的福州市中医院。2007年5月,福州市中医院正式托管“鼓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医院为社区提供医疗技术力量,并承办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被称为“公立医院进社区”模式。该模式在福州市内最早是2005年福州儿童医院对安泰街道卫生院的托管。
11月29日,福建省人民医院托管的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业已一个月。三甲医院首次进入社区,是否意味着将改变社区门诊量稀少的局面?省人民医院给南街社区医疗及公共卫生带来了哪些变化?鼓东社区和安泰社区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否也正是南街社区所面对的?
社区也有多种专科门诊
11月28日早上,记者走访位于东街口附近的南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共4楼,其中1楼到3楼设置专科门诊,4楼设置公共卫生项目。
据该中心主任陈峰介绍,除了全科医学科之外,专科门诊包括外科、内科、妇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康复科、肛肠科、骨伤科等9个专科,目前共有省人民医院各科主任医师21名轮流坐诊,平均每位专家每周坐诊半天。
11月29日早上,记者走访鼓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俞主任介绍,除了推拿足按之外,还设全科医学科、检验科等,共有5名医生,3名主治医师,2名返聘全科医师。中医院各科专家并无到中心坐诊,居民如有需要,可电话咨询。
下午,记者从安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专科门诊主要接诊儿童。
急诊直通三甲医院
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团队主任陈碧英介绍,“急诊通道”是另一特色。社区居民需要急诊,省人民医院派出120急救车将居民送至该院抢救。
陈峰说,“急诊通道”直接避免双向转诊,实现了一体化的就医途径。
据了解,双向转诊是下级医疗机构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病症,可报请上级医疗机构批准,需要讨论、审批等一系列程序,无法适应急诊需要。
俞主任介绍,鼓东社区目前尚未遇到居民需要急诊的情况,如果有居民需要,应急的方法一般是指导其如何到大医院求诊就医。
1小时,求诊者不足5名
11月28日,记者发现,区别于人民医院求诊者门庭若市的局面,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显得很冷清。记者待了一个小时,发现不到5个居民走进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说,一些专家到这里感到“很委屈”。
据陈峰介绍,中心刚成立一个月,时间很短,附近居民还未必相信里面真的有主任医师的专家坐诊。
鼓东社区俞主任介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医生都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就医人群,很多人一有问题,就只找熟悉的医生看病。
去年到安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班的社区医生严毅体会到,今年来社区就诊的病人较去年有所增加,但并不是很明显,最近她一天接诊的人数最多也就10多个人,平均起来就四五个。而且求诊者大部分是可享受医保的慢性病患者。在药品零差价实施之后,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药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总的来说,人数还是很少。”严毅坦言,“安泰街道地处鼓楼区,又是福州大医院分布最密集的位置,协和、附一、妇幼保健院等大医院都在附近,不少人已经形成了生病固定找某家医院的习惯,而且将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比,就技术力量而言,自然更多人选择前者就医。”
该中心全科医生蒋主任告诉记者,虽然他有一批固定的慢性病患者,但是数量还是很少,大部分人还是就近往大医院赶。
严毅估计,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它的附近也有省二人民医院、省立等大医院。
“省人民医院进入之后,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不存在技术力量的问题了吧?”记者问。
“这个问题解决了,目前的问题还是开诊的时间过短,宣传力度及广度还不够,附近老百姓对中心的特色优势知之甚少,对中心的作用还不是很理解,同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这些因素成为了居民到南街社区看病的阻碍。”王方刃分析。
陈峰也承认,一些老百姓不相信南街社区每天有8名以上主任医师坐诊,一些老百姓由于不理解而保持警惕。
12月1日早上,记者发现该中心候诊区坐着两名中年妇女,她们似乎在等候就诊,但是许久不见登记处人员通知她们,记者凑近询问,穿紫红色外套的中年妇女说,她闲着无事来看看报纸上说的是不是真的,另一名中年妇女则是来这里休息的。
“老百姓和专家的互相认识需要一段时间,只要坚持下来,会赢得居民的。”陈峰主任很有信心。当记者问及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时,他说:“难以预料,但结果绝对是大受欢迎的。”
另外,王方刃强调,任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看病,而是负责整个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陈峰也说,社区门诊与公共卫生服务是配套的,后者提高了,自然带动了门诊量的提高。
那么,各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如何呢?
3万居民1万多人未建健康档案
据安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严毅介绍,安泰共有7000多户、3万多名居民,包括7个居委会。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只有3个团队总共9人。儿童医院托管该卫生服务中心3年多,目前尚有1万多名居民未建立健康档案。
俞主任承认,鼓东社区包括6个社区,目前由6个家庭医生团队一共18个人负责建档,但目前还只是完成一小部分。
陈峰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问题是“工作量太大”,中心目前已成立4个医生团队、100名青年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居民建立健康挡案。该社区居民的数量是1.2万户、5.9万名,不少社区居民对此不容易接受,“工作量太大”。
陈峰还介绍,4个医生团队部分成员由原来的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组成,大部分由省人民医院的住院医师担任。
王方刃指出,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是三甲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解决的难题。陈峰介绍,建立健康档案只是公共卫生项目之一,还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筛查等等。王方刃指出,医生团队不仅仅需要全科医生和护士,还需要更多的相关人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