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宝宝怎么吃
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专家教父母如何喂养腹泻患儿
□ 本报记者 文心
2008年8月28日 10版
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药物治疗之外,饮食调整至关重要。可是许多年轻爸妈一遇到宝宝拉肚子就不知所措:“该给宝宝吃什么?”。鸣鸣上星期由于腹泻不止住进福州市第一医院,稚嫩的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严争说,鸣鸣持续腹泻两个星期与饮食不当有密切关系。
饥饿反而加重腹泻
鸣鸣刚满2岁,起病急,腹泻第一天就拉了5次肚子。闹腾了整个晚上,妈妈没敢合眼。怕宝宝脱水,妈妈给他喝开水,其它东西都不敢喂,就怕他消化不了越拉越厉害。
“给宝宝喝水是对的,但是没必要禁食那么久。”严争提醒,“饥饿会加重腹泻。”她说,宝宝腹泻不仅要及时补充水分,还要补充电解质,因为腹泻可能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什么食物可以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呢?家长可自制米汤加盐,比例为一啤酒瓶的米汤加一啤酒瓶盖的盐,也可到医院开口服补液。严争还推荐了几个食疗小方: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用马齿苋熬水喝;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用乌梅熬水喝;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把山楂和鸡内金炒焦,再熬水服用。
在病房中,严医师发现有些腹泻患儿五六天只喝米汤或腹泻奶粉,他们的父母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不敢喂食。严争说,腹泻期间家长要鼓励孩子吃东西,禁食时间不要超过6个小时,2-3天后应该慢慢加辅食。因为饥饿反而会增加肠蠕动加重腹泻,而频繁腹泻本来就使营养素迅速丢失,如果长时间不吃东西,部分患儿会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停滞。“腹泻患儿的小肠仍有60%的消化能力,适量进食可以维持营养,利于病情好转。”严争建议,腹泻刚起病时暂停吃辅食,先吃一些米汤、脱脂奶、酸牛奶等,对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喂养,待病情好转大便成形后逐步恢复辅食喂养。
蔬菜地瓜不能吃
鸣鸣发病一个星期后腹泻有了好转,妈妈觉得应该给鸣鸣吃点辅食了。她考虑到新鲜的蔬菜可以去油腻清肠胃,于是在米汤中加煮了白菜和小青菜,还蒸了一块地瓜。鸣鸣吃得有滋有味,可肚子却拉得比前几天还要严重了。
“腹泻儿童吃蔬菜会加重腹泻。”严争强调。她见过一些父母煮山药米糊给患儿吃,结果宝宝腹泻越来越厉害。她说,人们都知道香蕉可以缓解便秘,原因在于它的粗纤维可促进胃蠕动,而蔬菜、山药和香蕉一样属于粗纤维食品,所以会加重腹泻。水果中可吃苹果,因其有止泻作用。
地瓜含糖高,易发酵引起肠胃胀气。严争介绍:“给腹泻患儿喂食地瓜当辅食的家长非常多,其糖分在体内发酵后引起的胀气会加重腹泻。像地瓜、甜品这类含糖高的食品在孩子腹泻期间要避免食用。
突然增加多种辅食会使宝宝肠胃负担加重,对治疗腹泻不利。添加辅食应遵循“量从少到多,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在一种辅食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且腹泻期间不能添加患儿没吃过的新品种。
严争指出了腹泻患儿禁吃的几种食品: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辛辣、生冷的食品;高蛋白高脂肪类,如奶油、油炸食品;易发酵的,如地瓜、糖果等;促进胃蠕动的,如蔬菜、山药、香蕉、梨、西瓜等。
乳糖不耐受停喂母乳
喂食母乳的婴儿,肠道抵抗力比较好。和牛奶、奶粉喂养的婴儿相比,他们不容易发生腹泻,即使腹泻也很少长期腹泻不止。因为母乳易被婴儿吸收,婴儿肠胃较不耐受的乳糖含量也较牛奶少,而且含有起保护作用的免疫球蛋白等。
对于喂配方奶的腹泻婴儿,奶量可适当减少或稀释;较大的儿童则可食用不油腻的稀饭、馒头;如果有的幼儿腹泻时间很长,比如拉肚子持续了两周,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诊断原因。如果被诊断为乳糖不耐受,最好先停喂母乳、牛奶,换吃免乳糖奶粉。因为无论配方奶、牛奶还是母乳中都含有乳糖。
有的孩子腹泻是对一些食物过敏,最常见的就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这种情况要马上停喝,带孩子到医院测定过敏源,喂养时避开过敏食物。
防腹泻从口做起
夏季儿童腹泻以细菌感染和饮食生冷为主要原因。
预防宝宝腹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母乳喂养从小给宝宝一个好肠胃。注意食品卫生,冲泡好的牛奶不宜放置过久。添加辅食、断奶要循序渐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一次不宜吃太多。家用饮水机由于未定期清洗或清洗不彻底,成为近几年儿童夏季腹泻新的感染源。另外,呼吸道感染,如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引起宝宝腹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