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惬意音乐静吧
聊天、听音乐、品酒中享受快乐
□ 海峡健康导报记者 黄海 实习生 陈晓莹 文/图
都市里的男女,对“泡吧”情有独钟,在酒吧里欣赏歌舞、听音乐、扎堆聊天、喝酒品茶甚至蹦迪,玩得尽兴,又显出时尚派头,如今酒吧已成为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
福州鼓楼区的黄女士(36岁、某化妆品公司主管)说,10年来就喜欢在音乐静吧里静静地听舒缓的轻音乐,跟朋友聊聊天,品品酒。她说,喧闹刺激的迪吧氛围她可受不了,去音乐静吧坐坐,那才是一种享受。福州台江区的林先生(41岁、某贸易公司总经理)说,福州刚开始流行酒吧时,津泰路的兰桂坊酒吧、红磨坊酒吧、金牌酒吧、廊桥酒吧、舵手酒吧都是他常去的地方。现在这些静吧多已关门。现在,他常和朋友们去芍园1号、123酒吧、胡思年月音乐酒吧、博客酒吧这些地方去放松心情。
夜幕降临时,结伴相约或是独自一人找家音乐静吧,当幽幽的烛火和轻柔的音乐飘动在身边的时候,各种的心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悠闲惬意中暖暖地消除忧愁。
芍园1号
在福州白马河旁,绿树掩映中临水的一栋青砖楼,就是芍园1号。6年前,酒吧负责人卓成希用了浩大的工程才将原来的仓库改造成目前的样子。正门的楼梯下,修了条小水渠,养上鱼种上荷花,很有小桥流水的意境。二楼的中间部分没有地板,凭空添了个天井,不仅让光线能到处溜达,也使整个空间有了错落的感觉。天井下,有个像钢琴似的完美弧线的红色吧台,后面的酒架也非常有特色,是条古船的龙骨,仔细看,还能找到些海蛎壳呢。吧台的两边有两个巨大的玻璃柜子,左边是各式的酒杯,右边是各式的红酒,这里的红酒全是进口的,有两三百种。厅内还有2个西式的壁炉,冬天来时炭火取暖其乐融融。走出内厅,白马河畔的露厅有着一长溜的休闲椅,下午,来这里听听音乐,喝喝咖啡,真是悠闲惬意极了。
该酒吧的曾均主管说,芍园1号十分注重艺术的氛围,连屋顶的灯隔段时间都要换个样。曾均多年前就是上海、深圳等地酒吧的调酒师,他调出的鸡尾酒,也是酒吧的一大特色。当然,迷人的芍园夜色也是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夜晚酒吧门外庭院中还设有烧烤架,烤出牛肉、鸡翅膀等特色的美味。
123酒吧
福州白马路几棵绿树背后有一处不怎么起眼的门面,路人经过时却对门前悬挂几盏红灯笼、啤酒logo和一块“123酒吧”木制招牌印象深刻。这家福州最早的酒吧,1995年开业至今,由地下室一层发展到地下室加上地面两层。每周末晚上9:30—10:30,在这里都能享受到歌手自弹自唱的精彩表演。
一个酒吧有多少个性就看这个主人有多少张力,这个酒吧的气质多少取源于主人的品味。原始材料运用得越多,越能感受主人追求自然的原始心性。酒吧楼上一层由三三两两的桌椅围聚而成,墙面是去了石灰的红砖墙,天花板上的吊梁是用大根粗木衔接的,木色深沉得已经掩饰不住岁月的痕迹,连古铜色的吊扇都透露着浓浓的复古情愫。窗两边的顶梁柱是用大石头垒砌成的,据说是主人特意凿出来的历历瘢痕。
从楼上到楼下,目光所到之处的照片,有店主骑车自助游滇藏,川藏后拍回来的沿途风光。墙上是一系列店主收藏的经典的电影海报以及摆满影碟的DVD架。驼灰色的沙发与几盏古典端庄的台灯,与整个酒吧间的氛围十分融合。在这里,客人用耳麦就可成就一片完全自我的空间。
夜幕里的123酒吧别有一番味道,当一盏盏极具尼泊尔风情的灯笼点亮了,摇曳的烛光勾起多少怀旧的思绪。
胡思年月音乐酒吧
走进福州华林路胡思年月音乐酒吧,仿佛探入幽深的都市秘境,徜徉于英式、古典的庭院中,墙上有画,描述着人间万象;角落里有思想,任你独坐发呆;周末有电影,靠着椅子默默观看。闹市里难得有这样独院小红楼,篱笆边种着枝桠杂乱的小柏树,落地玻璃前生意盎然的植物在地灯照耀下,婀娜妖娆。院子里搭有惬意的凉台,摆上舒适桌椅,轻柔的音乐中人们坐在安静的角落看热闹的街景。
炭烧生蚝是胡思年月闻名遐迩的招牌,却不知炒花菜才是真正的一绝,还有许多特色炒盘引来不少谗友。一个夜晚下来,空酒瓶总是堆满了屋角,真是对应了该酒吧的那句暗语:笑看浮沉年月,回望一地空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