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生活的N个片段——步行

标签:
胡同南锣鼓巷杂谈 |
分类: 胡同记事 |
近来好几次从从南锣鼓巷穿越,从头到尾的观察这条胡同的每家店。3年前,这里并没有这么多的酒吧。
一次是伴着瓢泼大雨后的中雨,迎着由北向南的雨水我由南向北走,一家家装饰一新的酒吧,随便推门进去,看到的多是不同肤色的外国友人,而且很难找到座位。再一次,是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撑起一把伞,快三慢四的在这里溜达。依然是不同面孔的外国人穿梭其中。
这里应该是胡同改革的一个代表,很多邻街的住家都将房子租了出去,精明的商人们开了一家家酒吧、咖啡厅和演义吧,或者装满琳琅满目艺术品的特色小店,再就是不同风格的餐厅,新疆风味,阿拉伯水烟,印度咖喱,中英法韩日文交替的招牌和告示让你的思维随意跳跃。虽然我很喜欢这里的某个小店,但这里并不是我心目中的胡同。
在这条胡同中步行,也许迎面而来的是辆宝马三系的车挡住你前进的方向,也许恰巧一个骑自行车驮着小女孩的父亲谨慎的避让着行人,也许会碰到一位推着装满青菜的小推车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也许耳朵里听着音乐脚踩NIKE平板鞋身穿牛仔7分裤粉色体恤衫的90后正和一群年轻人相拥经过,也有很多高跟鞋美女的裙角飞舞翩翩,很多种语言交替间或的出现在耳边。
这似乎很像什刹海边的风格,但却又不是,因为这里坐着很多安静读书的年轻人。你可以大胆的想象,如果上海新天地浓缩到低矮的胡同里,少了灯红酒绿,同样是车来车往,同样是喧闹地带,却没有这里的安静。
如果你希望在最原始状态的胡同中体会胡同的文化,真要奉劝你去没有包装过的胡同,避开这些小店,径直往前走,你也许会在北锣鼓巷里寻到你想要的。一座大门禁闭的院子外,岁月的沧桑在下马石上留下了印记,更不要说门上已经清晰可见的树纹;一棵几十年的苹果树正在孕育着果实,已经有不少果子砸到地上,成为小蚂蚁们竞相攻击的战利品;破败的砖瓦在雨后的洗涤中忠实的捍卫着自己的威严,或许它们在这里已经守侯了几百年……
慢些走吧,慢些走,让我记录下所有这些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的胡同里的故事,很难想象,再过几年,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样的“胡同”?
200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