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石油产业的一些评论

(2011-08-17 12:56:12)
标签:

文化

分类: 桔眼看世界

既然这一章的重点是在讨论石油的问题,我还是觉得应该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与国际上目前石油产业运作方式。

 

国际油价有两个概念,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
以2011年8月12日为例
WTI的期货价格为85.38 美元/桶
迪拜的现货价格为102.11美元/桶

 

你们听说很便宜的那个,应该是期货。
但买石油期货是一个技术活,市场瞬息万变,你一定不希望自己家门口的油价也这么玩心跳。所以中国石油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会有一段时间的封闭期,国家会根据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期货价来调整零售价。(当然成品油价格还有别的考虑因素)

好现在油买到了,到手交割了,85美元/桶。


可石油又不是短消息,按个发送就到了。如今全球航运费用大涨,到岸贴水、港口费、仓储费、港杂这些费用都得加进去,当85美金交割的石油,进到中国炼油厂,那成本很可能就到了105美金/桶左右。

由于1桶=42加仑=158.97升

也就是说,每吨原油的进厂价为:4.22元/升
按一升原油可以出0.7升成品油折算,通通折成93号。
国内93号汽油的出厂价应该为,6.04元/升
(炼油过程的人工成本与设备消耗用石油副产品抵充)

 

然后:
加17%的增值税
加10%石油公司的商业行政成本与各种硬件折扣以及国内物流费用
加5%的企业利润(相信任何行业的利润在5%时,应该都不能算是暴利)
好,这就是石油公司的批发价了

再加5%的批零差价。

 

最后中国市场上成品价的单价应该为:9.59元/升


你是不是已经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了,其实我还没有算燃油附加税,最近有位著名的媒体经济学家说中国的燃油税高达43%(虽然我觉得这不可能)
于是……我们真正应该买到的成品油价格应该在:13块钱左右

于是,你迟疑不决地问我:难道说石油公司从国际市场买油回来卖都是亏本的?
恭喜你,答对了!

 

所以中国的成品油零售价绝对不是按国际油价算出来的,如果一切都按国际油价来定价的话,你也不可能用到这么便宜的油!
是的,我没有说错,便宜。

 

那么,为什么现在中国油价可以维持在8块钱以下呢?
因为国家会补贴。
我们每年都会听到这样的消息,说中石油,中石化又从国家财政那里拿了好几百亿的亏损补贴。对头,就是这个,就是这笔钱,抵消了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之间的亏损差额。

 

不不不,我看到你在摇头,你说一定是哪里搞错了,报上说中石油是中国最赚钱的企业。
是啊,的确。
中石油很赚,那再让我们多看一眼,他是从哪里赚到的钱?
中石油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上游的原油开采,而且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海外原油开采。
另外,中石油几乎所有的纳税也来自这一部分,他们将向国家交纳巨额的资源调节税,而这笔税款足以支付中央财政对石油炼化零售环节的亏损补贴。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抱怨石油公司赚了钱从来不会分给老百姓,事实上他们有在分。
当然,分给老百姓这么多是不是足够,是不是可以再多分一点。
我也觉得他们的内部管理尚有空间可挖,的确可以给老百姓再多分一点。

 

是的,美国国内的零售油价是很便宜,但俄罗斯更便宜,沙特更更便宜。
那不是因为他们的石油公司有良心,而是他们拿油的成本就是低,他们控制自己的油田,拿稳定低价的便宜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但是他们手上有足够的资源,自供油的比例足够高,可以在政府层面上调节得更好。

 

为什么这些年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越来越贵了?国际油价整体上涨当然是主因。
但关键一点,也是因为我们石油需求总量变大了,自供给的比例变小了,越来越被国际油价控制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发海外的油田,我们要尽可能的提高原油自供给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受国际油价的掌控。
国家才能从原油开采环节收到更多的资源调节税,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补贴成品油市场,各位才能有指望买到更便宜的油。


油价,不是靠石油公司有良心就能降下来的,如果中国不能从源头上控制石油,那中石油吐血都没有用。

所以,南珈决不是为中石油守着的,这是实实在在的,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在守着的!

 

 

我发现,关于对中国石油系统解释引起了大家的一些误解,我只能在此做一些补充。

 

嗯,怎么说呢,如果对我的数据有质疑,我很欢迎大家能给我更精确的数据。毕竟我现在手头的数据完全是从中石化一家公司得到,也只问过几个炼油厂的员工,很可能在别的地区,或者对别的公司是有差异的。

 

我的计算方式,针对的是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国内来卖这种情况。


当然中国石油三巨头都各有一部分低成本的自采油,这部分的原油制成的成品油是不需要这么大的成本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企业有驱利性,如果卖稻子就已经赚翻,做成饭团反而赚得少,他们会本能的多卖稻子,不想做饭团。
而如果石油公司真的只凭商业本能办事,他就会按天下所有稻子的市场价来卖饭团。
就像煤老板们趁着煤价大涨狂发财,坑得整条煤能源产生链一起飞涨。

 

不过,所幸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国家会出手调控,制止这种行为。

 

诚然,如我之前所说的,成品油定价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控制。
国家会从采油这个暴利环节里收重税,补贴到炼油零售这个环节里。
所以,如果石油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赚更多的钱,采更多的便宜油,国家也就可以收入更多税款用于补贴零售。从而在整体上拉低我们中国人的用油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多占来的利益绝不是完全封闭在他内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与全民共享的。

 

但是,我指出这一事实,并不是为了给中国的石油巨头脸上金。因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国家本来就应该根据本国的平均用油成本来规定成品油的零售价,而不是完全依据国际价油,而石油公司也应该受到这样的控制。
这是一个国家石油公司的本份。
就像一个人不能杀人放火,不能犯法一样的理所当然。
不需要赞美!

 

只是一直以来,有一部分人以为他们是无恶不作的,甚至对海外油田开拓工作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赚多少钱也都是让企业赚去了,跟老百姓没关系。
我便想解释一下,他们最基本的本分还是尽到的,没有坏成那样,如果他们真的坏成那样了,油价会更高。
当然,至于说这些公司好,实在……也远远谈不上。


另外,我发现好像很多朋友都有一种想法,好像一个有腐败有缺点的公司,就一定是十恶不赦,不会干一点好事的。
如果指出他们也在为国民经济起着一些好的作用,就是在为贪腐辩护,等等……
其实我觉得这是两码事。

 

中国的石油巨头们这些年南征北战,跑马圈地,的确是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中海油的深井平台也的确是相当有给力的。
但是,他们的内部管理也是的确存在大量问题,不可忽视的。
比如说,中海油最近的井上漏油问题,就是非常让人厌恶的。

 

中国石油大三巨头,在其经营能力、生产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他们的确应该经营得更好,发展更牛的采炼技术,并且在全球范围更牛B的跑马圈地。
我们也应该支持他们这种开拓行为,向全世界抢钱。

 

同时,任何贪腐浪费本身就是犯罪!
无论这个公司经营得好或者不好……即使这个公司好到不得了,把全世界的石油都抢来给中国人便宜用了。在这个公司运营中存在的任何犯罪行为也都是不可原谅的,也都是需要被移交法办,并受到全国人民的谴责的!

 

另外,我就是有些好奇,其实中石化与中石油是同一个性质的大型垄断央企,只是当年分家时以长城为界,没捞到多少油田,反而有大把的零售市场。
更不幸的是,这些年国际原油价格飞涨,自采油的产量顶不住,中石化就彻底沦为了一个苦逼的公司。
其实,他们两家内部管理很相似,毛病基本差不多。

但我常常听到有人抨击中石油,却很少有人关心中石化;难道真的是因为穷……所以大家就原谅了他的无能么?
其实我觉得这样也不好,即使这个公司很穷,如果发现有错也还是要骂的。

 

P.S.

1.有人问为什么国家要这么麻烦的收来贴去,反正中石油整体不亏,为什么不让自己内部平衡去?

答:因为中国有中石油这样以采油为主的巨头,也有像中石化那样以炼油零售为主的巨头,还有不少独立的炼油厂。如果国家真的撒开手,中石油会笑死,中石化得哭死,剩下那些炼油厂连哭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死球了。
而且任何企业都有趋利性,想少亏一点,多赚一点。所以只要原油价格一高,国内零售价再跟不上,他一算,自己怎么炼都要亏了,就会开始检修设备了,把油先囤着,等到成品油价上涨了,或者国际油价下跌了再开始炼。
结果,市场就油荒了……

 

另外,其实石油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也常常是独立核算的,我们其实可以把他们分割开来看。
比如说煤老板很赚,但是发电厂常常亏损。
所以国家会向煤老板收重税,补贴给发电厂。
石油炼化环节的补贴,性质与此相似,也是从上游拿钱,贴给下游。
只是他们上面有一个共同的总公司,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理解。

 

 

3.有人说,中石化中石油巨头们从伊拉克拿到了合约,这说明,老美干架让中国人占了便宜。

答:我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泪流满面,我不相信中国人已经牛B到此。后来去查到了原新闻才明白了怎么回事。中石化与中石油在伊拉克拿到的是服务合同,也就是说,我们派人派设备过去帮他们采油,然后一桶油赚2到3美金!
这是活生生的干苦力!
我强烈怀疑是中国公司人工便宜,成本低廉,报价极低,这才拼掉了欧美巨头。人家不屑赚这么点血汗钱。
在石油开采中,最牛B的合同是那种分成合同,就是说这个油田开出来,在多少年内,我可以用什么价钱分割到产量的多少。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合同。
中国在非洲很多地方,拿到的就是这种合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