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2014-03-03 09:36:1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接着我的课,往下说。
这是没法教给学生的。
进退迷途
——《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但是——
那别样的风景,却并非亭上所见;
已是物我合一,张岱却执意要去湖心亭;
到了亭上,他却再没看过一眼雪。
还有比这更吊诡的吗?
从未有哪一篇文章,像《湖心亭看雪》那样,鼓动着我解读的热情。
诡异,鬼魂,穿越,不足以形容我的感受。震动之外,一阵阵心寒!
原以为,末段存在的疑问,让首段写景的文字熠熠生辉;却突然发现,这段有它相对独立的价值。真实有过的场景,与虚拟重回的场景交叠在一起。作者在现实和往事之间不停地闪回。以至,此时的张岱完全取代彼时的张岱。以今日之魂,历昨日之事……
才知爱有多浓,心有多痛!
如镜的湖面是他易碎的梦。
张岱原以为,它最坚实、最不易刺破之处,在湖心。因为在那儿,他最能与天地融为一体,更从容自在地活在无我的世界里。那哪是湖心的亭,而分明是人心的亭,是张岱神往的亭!是他永远的灵魂的归处。随着它的渐近,张岱理应踏实而平静。然而看到隐约的烛火,张岱却开始感到不安、感到焦虑、感到心怯。湖心亭已经易主……他似乎听到了什么破碎的声音。亭里的故事,正在上演;所谓炉正沸,实是酒正酣。张岱看得明白。他无惊无喜,走上亭去,侥幸地希望,彼此的世界能无惊无扰。可他错了……
“大喜”,“拉余同饮”。
两人醉态已露。反把自己当了主人。
然而客居此地的,不正是金陵客么?
本就属于自个儿的东西,反被人拿来邀约,给它涂上热情的脂粉。
反客为主。哈哈,好个反客为主!
明清两代的更迭里,还有多少的反客为主!
张岱为什么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呢?
是不是可见一斑?
经由这样的一番重回,张岱突然发现:
这份惨痛,就和当年的那份痴迷一样——
一样忘不了!
强饮是强(qiǎng)饮,也是强(qiáng)饮。是勉强,也是强行。
纵然不想喝不能喝,也要果断地喝上三大白。
因为推三阻四下只有委劝。
因为不想停留,不能停留,不敢停留!
因为湖心亭已不再是湖心亭。
不再是我张岱的委身之处。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这本是席间从容的闲聊,却成了道别的话语。
预想中的解脱与疗伤,却以失魂落魄的再次逃亡而告终。
任凭酒在沸、人在醉,任凭人间多喧闹、世间多繁华,那也不是我张岱的世界。
恰恰刺破了我的幻境,热热烈烈地提醒着我,到底失去了什么!想躲都躲不开。
“及下船”——
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跳跃,一时间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
下亭、上船、重归湖面的一段,被省去了。
真相更可能是,他的世界已碎裂,再没有看雪的心情。
迷迷乱乱之间,这一路怎么回来的,他已经不记得了。
“客此”——
已经宣告一个故事、一段心路,
——不不,是一段生命的结束。
那是一个曾经有过期许和热望的生命!
那是一个曾经有过喧闹和繁华的生命!
那是一个曾经有过心碎和痛感的生命!
那是一个曾经沸腾过、迷醉过、执着过的生命!
就像亭上的炉,炉上的壶,壶中的酒……
原来,心死了就不痛!心醉了就忘了……
呵呵,原来是这样的。
张岱,终于明白……
他在笑,笑自己,笑红尘;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
湖心亭在笑。
白沙堤在笑。
舟子也在笑。
天与云与山与水,皆在笑。
笑得寰宇上下,都在震颤、在飘摇。
笑得惊天动地、鬼哭神嚎!
难道你听不到!
难道你听不到?
难道你听不到……
数百年过去了,你听——
这纸面上是不是犹有笑声在回荡。
是不是仍能看到张岱的痴痴傻傻。
这却是舟子眼里的一道风景。
张岱一直都是他眼里的风景。
舟子的话为什么船上不说,却在下船说。
因为此时才见张岱踉踉跄跄、疯疯癫癫。
满嘴胡话。和亭中人的模样,一般无二。
舟子眼里,一定有一个背影。渐行渐远。
落魄的背影里,是世人对他永远的不解。
不解,也不必解。人生苦短,何苦来哉!
让张岱怎么也没想到的是,
居然是舟子道出了他的痴。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
大俗之人也便是脱俗之人!
何不做舟子?
2013/12/20
预告:
优质课的事还没完,比如——
去年上半年县里的优质课,下半年省里的优质课。
我将送上教学设计和观课评课的内容。
另外还有《老王》的第三度解读。
再有,就是教育方面的思考——
从《老王》、校园、家庭三个角度说“平等”。
明天就要开始拜年了,我会陆陆续续发上来。
祝经过这儿的老朋友、新朋友:
节日快乐,阖家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