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表格大学问
(2024-03-27 20:16:43)
标签:
小表格大学问 |
小表格大学问
作者|定南针
今天接到学校通知要进行中招注册和完善信息,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孩子要中考了,把孩子的基本信息核对完善一下,就这么简单。
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表格填起来困难重重,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例如有一项让填写学生来源,有普通小学生、普通中学生、成人小学生、成人中学生等几个选项,到底是让选择普通小学生,还是普通中学生?让人一头雾水,是让填现在孩子的情况?当然是普通中学生了,还是让填中学之前孩子的情况,那当然是普通小学生了。
具体怎么填,又没有明确说明,设计这个选项初衷是什么,到底想了解孩子什么情况,一个简单的表格设计得稀里糊涂。
要想一目了然那就分阶段设计分阶段填写,一共两个阶段非常简单,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哪一年入校哪一年毕业,在哪所小学,就这么简单,如果中间有转学的,可以设计个添加选项,逐项填写就行了。
中学阶段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哪一年入校哪一年毕业,跟小学的情况一样设计就行。其它基本信息,诸如孩子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籍贯、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监护人等信息这个不用过多解释如实填写即可。
但上面的学生来源这一项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就要严谨起来,说明清楚。
多简单一个事,就是了解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但是把一个简单问题复杂化,这种情况只有班主任知道,全班六七十名学生,家长都要给老师打电话这效率也太低了。
一个小小的表格大有学问,设计者一定要明白,设计的表格要一目了然,是信息的集大成者,并且要以效率为先,把想了解的,该了解的,都囊括进来,让填表格的人不能无所适从,让从表格上了解信息的人,统计起来也非常顺利,不能有第二种结果,第二种情况,就像填写孩子性别一样,这个家长肯定不会产生歧义,把表格设计这样需要动一番脑子,需要深入了解调研,既要知道设计表格的初衷目的想要通过表格了解的内容和统计的信息,更要知道受众是谁,想让他们干什么,这都要了解清楚,不能自己明白,关键的是让统计者和填表者双方都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
不能产生歧义,不能使大家不知所云,填出来的内容五花八门,那就是一个失败的设计者。如果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也可以采用下拉菜单的方式给大家来个说明,或者干脆在表格旁边来个填表说明,一句话的事,但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效率也高。
别看一个小事,彰显的是工作的责任心,是一个人有没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胸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