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最不能吝啬的就是对孩子的鼓励
(2023-09-13 11:24:11)
标签:
家长最不能吝啬的就是 |
家长最不能吝啬的就是对孩子的鼓励
作者|定南针
开学三周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个个都能认真学习,二宝也由原来的不太适应逐渐进入情况,再到现在的开始发力,相信二宝会越来越好。
由于这个暑假二宝参与的课外活动比较多,有舞蹈、美术、游泳、语言,还有其他的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几乎每天都不闲着,假期作业也是在再三催促下勉强完成的。
开学的这段时间里刚开始进入情况还是比较慢的,写作业有应付的成分,总是想着赶快把作业写完了,而后急着出去玩,并没有保证作业的质量。这个责任在我,整个暑假我带她游泳带她去练习双杠,及其他户外活动,开学了,一时心也没有收回来,还把“赶快写,写完了,好出去玩。”挂在嘴边。
针对这个问题,起初我有些着急,因为通过班级微信群明显感觉到老师的要求及其他同学的表现,而我们孩子总感觉与老师的要求及与同学们相比差距还真不小。着急的时候就想吵孩子两句,吵多了,孩子也烦得不得了,就哭鼻子。还是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劝我不要急躁,把心态放平和一些,多些耐心,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指责,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并不利。
后来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别说孩子了,即使我们大人,放松了两个来月突然紧张起来,也会有些不适应,所以要慢慢来,慢慢收心,不能一下子收得太猛,孩子情绪会很激烈。
少些指责多些鼓励,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于是在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字迹工整规范了,及时肯定;题算得又快又准了,及时表扬。让孩子树立自信,而不是以大人视角,过高的期待,因为孩子的表现永远达不到家长的满意,所以只要孩子取得一点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她。要知道越是指责孩子就越没有信心,感觉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中,如果失掉了自信心那么到头来她也会对学习失去自信,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没有什么意思了。
现在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真正让孩子们死记硬背的很少,字只要会写会组词理解意思就行,而不是逮着一个字写上十遍八遍,把认字贯穿于课文之中,王老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在课文中在平时的使用中理解字的意思,理解了字的含义再去记忆,再去识记字的间架结构,写法。与我们那个时候靠死记硬背有很大不同,同时老师非常注重孩子的阅读,每天半小时阅读作为常规动作固定了下来。一天里除了手写的家庭作业,阅读半小时不能少,旨在养成阅读的习惯。
大量的阅读不仅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而且还能增强文字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点更是与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那个时候除了课本以外的书都被称为闲书,都在禁书之列,如果看个小说什么的,那简直就是另类一样的存在,成为老师及家长的众矢之的,被视为不务正业,贯以坏学生坏孩子的标签,以至于我现在基本没有完整阅读过一部小说!说来真是个笑话,可事实就是这样。现在小学毕业之前就要求孩子们阅读完四大名著,至今四大名著我没有看过完整的一部。
这也正是王老师把每天半小时阅读作为一项常规作业确定下来的主要原因,阅读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眼界,也决定了你能飞多高走多远。阅读从娃娃抓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阅读的习惯孩子将会受用一辈子,生活中的很多困惑都能从书中找寻到答案。
困顿的时候、失落的时候、苦恼的时候,拿本书随便翻翻,定能会枊暗花明,驱走阴霾,迎来光明。
孩子赶上了好时候,她能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又遇到一个特别重视阅读习惯培养的好老师,这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大幸事,那么我们家长就要抓住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这个机会,引领孩子,逼迫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抓上一天两天,或者是一阵子孩子就能养成的,而是一个以年为单位的长期不懈的过程,当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时,当孩子尝到甜头的时候,就是我们放手的时候,当这一天没有到来时,也是最需要我们引领付出的时候。
可以放下所有,但教育引领孩子是有时限要求的,过了这个最佳期再拾起来,已经是事倍功半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