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允端  豆腐

(2009-06-19 19:15:27)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代豆腐诗选注

豆   腐

元·郑允端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①。

磨砻②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②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⑤。

【作者】

郑允端  元末明初著名女诗人〔公元13271356〕字正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同郡施伯仁妻。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允端著有《肃雝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注释

  ① 荚鲜:指未成熟的豆角。

  ② 磨砻:磨碎豆谷的器具,即石磨。

③ 土酥:芦菔也,白萝卜。净:净。

  ④ 石髓:又名玉髓,即玉膏。道家谓服之可成仙。

  ⑤ 五食:此句典出《西京杂记》卷三:西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同日封侯,号五侯。但五侯之间不和睦,他们各自的宾客也不能来往。有一个叫娄护的人,口才非常好,善于辩论,是王氏五侯的上客。五侯争着送给他美食。娄护把合成为鲭,即鱼和肉合烹的食物,后人称美味为“五侯鲭”。这里是说豆腐好吃,就象“五侯鲭”一样鲜美,轻易不能外传。

 

【解析】

这首诗前四句叙述了豆腐的主要制作过程,从原料、磨浆、煮浆,到豆腐成品,写得都很齐全,后四句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并誉其为“五侯鲭”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豆腐》中介绍了不用凝结剂制作豆腐,而是用一种蒸煮的自淀法。其制作过程是:豆腐经过蒸煮,可促使豆蛋白脂类等凝胶结絮,在保持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相当的时间,即渐渐自淀,水渗出聚于上,状若清泉。再将沉淀物加压滤水,使之成为块状,比土酥还白净、比石髓还香的豆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