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面面观: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二)

(2014-05-27 12:05:03)
标签:

建构游戏

创设

游戏环境

空间

教育

分类: 它山之石

建构游戏的指导要点

要完成一件建构作品,幼儿一般需要考虑建造什么,用什么建造,怎么建造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涉及到幼儿关于建构对象的表象经验、建构材料的选择以及建构技能,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与指导也应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

1、创设游戏环境

适宜的游戏环境既能激发和维持幼儿从事建构游戏的兴趣,也会直接影响建构的质量。建构游戏环境包括游戏空间的安排和建构材料的投放。

1)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

建构材料是开展建构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造内容的基础。在材料的投放中,教师要考虑所提供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以丰富幼儿建筑游戏的主题,增强其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力,激发创造的欲望与潜力。

引导幼儿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一般而言,为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建构材料,如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积木;金属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积铁等,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的串珠、插板、拼板。建构材料的摆放应该按颜色或形状分类摆放在玩具架中,幼儿可根据建构需要随时取用。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建构材料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根据造型的目的选择运用材料,例如下面大、上面小,才能搭建得较高,才能稳固结实;需要选用相同形色的成对的材料搭建,才能使建构物保持对称,更加美观;思考弓形材料如何运用,适宜搭建什么结构的造型等。在积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幼儿比较、分析和鉴别材料,如长短、宽窄、厚薄、体积大小等,从而运用到相适宜的建筑造型中

提供各类辅助材料,弥补建构材料表现力的局限。建构区还可投放一些人物模型、动物、交通工具、花草树木、家庭物品等辅助材料,一方面可以启发幼儿确定搭建内容,如幼儿看到小动物会想到为小动物搭建一个家,看到汽车会想到搭建公路或停车场;另一方面,辅助材料可引发幼儿搭建物体后开展角色扮演,发展游戏情节,如幼儿搭建一列火车后,需要人偶做火车司机和旅客,搭建一个公园后就需要花草树木的装饰,因此,应根据幼儿搭建以及搭建后角色游戏的需要,要不断填充变化相应的辅助材料。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和自然物开展建构活动。生活中一些未成型的材料通过清洁和必要的消毒处理可以被用于建构游戏,它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废旧的包装盒、塑料管、卷纸芯、冰棍棒、火柴杆,经过卫生和色彩加工,幼儿能利用它奇思异想地拼出蝴蝶、小花、房子、卡车、飞机、帆船等各种形象逼真的图形。随处可见的沙石、泥土、树叶、桔杆等自然材料,只要启发得当,也能成为经济实用的构造材料,用来构筑小山、山洞、桥梁、“动物园”、“公园”、“农村”等。采集形状各异的树叶,可以拼贴成各种动物、植物、物体的图案。

例如在开展我居住的小区主题游戏时,教师第一次投放了一些主体建筑物的材料,让幼儿做出小区的楼房主体部分;而第二次投放材料之前,教师先引导孩子们想想小区除了楼房还有什么配套设施?这些景观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做?通过引导、讨论,有些幼儿想出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创新,做出新颖的配套设施。因此第二次投放的材料就多了很多半成品以及废旧材料。像果冻盒、牙膏盒、卷纸筒、小箱子、小盒子、吸管、皱纹纸、橡皮泥等等,他们利用这些做成各种各样的路灯、绿化的环境、小区的指示牌、石凳、秋千、各种雕像等。通过分层次投放材料,孩子们搭建的小区更加漂亮了。

2)合理规划建构区的游戏空间

建构区的环境要相对独立、封闭,可用橱柜区隔等与其它区域作明显的划分界限,地面最好铺有地毯。如果不作区隔,一方面其它区域活动的幼儿经常跑来跑去,穿越区域而干扰游戏,导致其作品被踢倒或游戏不专注;另一方面,建构区的幼儿也可能会把作品搭到其它区域或教室中间,影响其它区域幼儿的游戏。建构区空间环境创设要做到“四不”与“四要”:

“四不”:建构区空间不要过小;不要将建构区设置在安静区域(如图书区)旁;不要在建构区域内放置桌椅;不要将建构区设置在通道上。

“四要”:要有明显的区隔,最好将建构区安排在角色游戏区旁; 要在建构区内铺上地毯,减少噪音;要在放置建构材料橱柜与操作地毯间贴上“一米线”,避免取放材料时影响其它幼儿搭建;要划分出建构区的明显范围。

小贴士:

1、以矮柜或架子隔出建构区,远离安静区,防止幼儿互相干扰。

2、可以紧邻角色游戏区,鼓励建构游戏中的装扮活动。

3、在地上铺一张地毯,使幼儿坐上去觉得舒服,更可以消除一些声响。

在材料放置区的柜子前约一步宽的距离贴一条胶布,表明胶布和柜子之间是不可以进行搭建的,可以避免幼儿在取放材料时碰到建构作品。

 

建构区的墙面创设要随着幼儿游戏热点的转移,及时调整墙面的主题情境。在小班初期可以在建构区域的墙面上贴一些简单的图列,给幼儿明显的、简单易懂的提示,也可提供一些简单的搭建图例手册(如图书、照片、卡片等)。将幼儿搭建的作品用照片或画图形式进行保留和展示,以启发、提示、建议玩法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并学习掌握建构技能,例如:如何叠高、。当幼儿有了一定的搭建基础后,教师可将幼儿搭建的成果画成图画或者拍成照片放大布置在建构区环境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并给予其他幼儿更加直观地引导。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建构的主题提供相关的图片,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共同收集寻找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资料(照片、画片、挂图等),拓展幼儿的前期经验。也可以设置“小小建筑明星”栏目,张贴积极参加建构游戏的幼儿照片,激发幼儿参与热情,鼓励幼儿人人争当建筑明星。

 

2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建构游戏的成功开展对幼儿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即幼儿需要有一定的“以物代物”的认知能力,要理解建构材料和建构物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同时在头脑中还要有关于建构对象的清晰表象。

一般地说,幼儿乐于建构的是自己记忆清晰的形象或者是已有的比较生动的表象经验。如果幼儿建构缺少新内容、缺乏创造性,幼儿建构游戏的兴趣就会逐渐消退。只有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了较细致的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幼儿才会产生去建造物体的愿望。因此,教师如何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这成了激发幼儿建构游戏兴趣的关键。

    教师要给幼儿一定的观察任务,引导幼儿从事物的造型、结构、数量、用途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观察思考。教师要培养幼儿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从幼儿园的座椅、吃饭的桌子、睡觉的小床、操场上造型简易的跷跷板、滑滑梯、独木桥、爬杆、转椅等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品入手,逐渐发展到观察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电视机、电风扇、各类家具、小动物、汽车、飞机、轮船等。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物体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区分同类物体明显的和细微的区别。例如,椅子和凳子都是四条腿,一个有靠背,一个没有靠背;四条腿的凳子,有的是长的,有的是方的,还有的圆的;汽车都有轮子,有三轮,有四轮,甚至有六轮的;公共汽车的车身长而高,小轿车的车身矮而低等。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分析,不仅有利于幼儿通过构造活动真实地再现周围生活的物体,更能促使幼儿触类旁通地进行加工和创造。此外,对于同一个事物,教师可以让幼儿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去观察,这样既有助于幼儿全面了解事物,也能帮助幼儿更新已有的表象经验,形成新的经验。

教师也要引导幼儿经常直接观察各种建筑物,例如,利用散步、放学、郊游等机会观察周围的各种生活建筑物,例如,幼儿园的围墙、花坛、亭子、曲桥、长廊,以及公园、儿童乐园等。同时,也可利用图书、画报、照片、电影、电视的介绍让幼儿间接观察物体,指导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名胜建筑。教师还可以经常用谈话、绘画等方式巩固幼儿对各种建筑物和物体的印象。

总之,当幼儿脑海中积累的感性物象越多,他们构造时的表现力、创造性也就越强。

 

3、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在游戏导入环节,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于梳理已有经验,形成本次建构的目标。教师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借助照片、录像、建构布局图纸、现场再现搭建问题等方式展开讨论,回顾与建构对象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建构活动兴趣。

从提供特定场景入手,激发幼儿从事建构游戏的兴趣。创设与建构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墙上挂着关于建构内容的图片,陈列模型,摆放上阶段幼儿创作的作品,鼓励幼儿收集与建构内容相关的照片、图片等,让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游戏的愿望,丰富相关的知识经验,拓展搭建的思路,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

从示范欣赏入手,激发幼儿模仿建构新造型的兴趣。虽然我们反对幼儿一味地模仿,但只要我们改变模仿物的呈现方式,就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建构能力。比如,当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这时可以呈现模仿物,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模仿物的构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可事先建构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展示给幼儿,也可以将幼儿的作品与同伴分享,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去欣赏、感受这些作品,了解建构材料的变化,以及搭建技能的灵活运用,使幼儿产生参与建构游戏活动的愿望。

从表征转换入手,让幼儿建构最近画的一幅画或是欣赏过的画或照片。绘画作品和建构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表征手段,一个是平面造型,一个是立体造型,但两者可以表现同样的题材和内容。画面的信息是幼儿建构游戏的依据,如此的经验联系,在幼儿看来是新鲜的,但主题却是他们熟悉的。要实现两者的转换,又向幼儿提出了一定的经验挑战,满足了幼儿尝试和挑战的心理需求,因而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贴士:如何激发女孩子参与积木游戏的兴趣?

1、关注女孩子在积木游戏中的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2、投放适合女孩子的辅助材料,如半成品的花、彩带等,激发女孩子的参与兴趣。

3、利用讲故事时间,讲些女性建筑师的故事。

4、将女孩子的积木作品拍照,并展示出来或在幼儿面前进行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